以学习走深走实推动工作出新出彩
□任湘生
按照省政协党组关于开展 “回头看”的安排部署,持续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实质。近期,我率队深入凯里、麻江、施秉、镇远、剑河等地,调研“回头看”情况、市县政协破解“两个薄弱”情况和基层“院坝协商”情况。在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民主政治第一线,调研组清晰看到了政协在一线的火热实践,真切感受到了政协在一线的干劲激情。大家普遍反映,有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政协工作更加“理直气壮”,政协同志更加“腰杆硬朗”,实践探索更加“得心应手”。干中学、学中干,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政协工作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总之,学习越深入、实践越推进,越深刻感悟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高屋建瓴、博大精深,越深切体悟到蕴含其中的强大思想伟力、实践伟力,越深入领悟到伟大核心的至关重要和灯塔指引!
作为政协同志,让我们倍感光荣和自豪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就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19年9月20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总书记重要讲话给我们巨大精神鼓舞
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从事政协工作的同志注入了强劲动能、给予了巨大鼓舞。
——巨大精神鼓舞来自于“一个专门”的性质定位。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政协的性质定位,体现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职责地位。政协一经诞生,就带着“协商”的基因。但是把政协定位为“专门协商机构”,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赋予政协的明确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七大渠道,其中只有政协这个协商渠道是“专门的”、是专责此事的、是专事此责的。这个专门为政协量身打造的“专门”定位,让每一位政协人都感受到了“进门”“回家”“归位”的温暖!
——巨大精神鼓舞来自于“两个伟大”的充分肯定。总结人民政协70年的辉煌历史,归结起来就是“两个伟大”,即人民政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这“两个伟大”,与协商民主的“五个源自”一脉相承,高度概括了人民政协从哪里来、是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式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并茁壮成长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两个伟大”的充分肯定,让每一位政协人在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脉络中,“四个意识”更加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巨大精神鼓舞来自于“三个唯独”的光荣自豪。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所谓独特,就是我能你不能;所谓独有,就是我有你没有;所谓独到,就是你有我更优。这“三个唯独”,深化了民主的内涵、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实践,画出了最大同心圆,让每一位政协人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加自豪自信,激励大家不断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华彩乐章,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二、总书记重要讲话给我们深邃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党的人民政协理论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特别是,“八条基本经验”和“六个首次阐明”,指引我们进一步弄清楚了人民政协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到哪里去、新时代要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么样建设人民政协等重大现实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光辉的理论指导。
一是深刻指导我们“是什么”。除了常规的“五个是”论述外,最新的理论表述就是“一个专门”“三个重要”。这个重大论断,精辟论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使命任务、根本要求、着力重点,深刻揭示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是对人民政协的最新定位,也是人民政协今后努力的方向。特别是,总书记在论述“三个重要”时,使用了表示程度的副词“尤其”,说明这些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加强,是“人民政协尤其要抓好”的工作。
二是深刻指导我们“干什么”。除了以往的常规工作外,总书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起来就是“1111233”,即一个主轴(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一条主线(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一个中心环节(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一个政治责任(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两大主题(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三大职责(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三项工作(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这些重大论断,既有长远的目标任务,又有当下的着力重点,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实践的成就与理论的成就相互印证、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统一于人民政协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标示着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坐标”。
三是深刻指导我们“怎么干”。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干出新样子,首先是聚焦“主责主业”,即政协的主要工作是“协商”。专门协商机构就要努力 “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其次是明确主要工作方式,即搭台。政协是协商平台、不是协商主体,是“在”政协协商、不是“和”政协协商,只有修炼好“搭台”的功夫,才能调动各方来“唱戏”的积极性,共同把协商这台“大戏”演绎得更加精彩。再次是锚定工作主旨,即双向发力。要在建言资政中不断拓展凝聚共识的深度,在凝聚共识中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真正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建言建到需要时。
三、总书记重要讲话给我们鲜明实践要求
近年来,省政协始终把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科学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省政协人有目共睹:十二届省政协的五年,是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的五年。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连续召开,专委会分党组配齐配强,党建引领履职有力有效,真正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十二届省政协的五年,是服务中心大局坚定不移的五年。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在贵州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同步小康千年梦圆中作出了政协努力;向抗疫一线和部分市州捐赠负压救护车等物资,在抗疫中彰显了政协担当;争取中国经社理事会围绕“四新”开展协助贵州专项行动,为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作出了政协贡献,等等,贵州“大踏步前进”,政协“全身心助力”。十二届省政协的五年,是协商民主探索坚定不移的五年。创新建立健全副省长与委员专题协商平台,创新邀请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与委员面对面协商,探索开展社区协商、院坝协商,持续开展区域协商协作等,协商之花在黔中大地热烈绽放。五年的发展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光辉指引的结果,是省政协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结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回头看”是为了“往前赶”。我们唯有以“一线思维”“一线标准”履职尽责、提质增效,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方能继续写就满分“作业”精彩“答卷”。
结合调研思考,在接下来的贯彻落实和探索实践中,建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对省政协而言,感到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创新的需要,大量的创新实践急需进行理论的升华总结。建议研究室、专委会和相关智库、全体政协干部等,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依托工作提炼理论、深化认识”的良性互动。
二是要处理好承担行政任务与履行政协职责的关系。对市县政协而言,承担行政任务与履行政协职责,虽然都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但是有的基层政协顾此失彼,政协工作有时“偏弱”,部分政协履职存在工作不够规范、发展不够平衡、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市县政协的联系指导,让市县政协进一步明晰“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成什么样”等问题,让市县政协在新征程上彰显更大作为。
三是要处理好完成本职工作与做好“委员作业”的关系。对政协委员而言,只有“责任委员”,没有“荣誉委员”。从本届省政协委员履职情况来看,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得很好,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一般,仍有较大提高空间。近600名委员中,履职情况较好或基本称职以上的只占三分之二,近三分之一的委员在履行职责上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强化委员履职管理,健全委员履职台帐和履职档案,压紧压实“委员责任”,让“主角”唱响“主角戏”,做到本职工作和政协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奋力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