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42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5-28

让政企激起更多共鸣共识

  

——来自省政协民营企业家委员座谈会的观察

  

□本报记者 田锦凡


  这是一个数量多、能量大、韧性足的群体。

  在贵州,现有民营市场主体380余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7.69%。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着超50%的税收、超60%的GDP、超70%的技术创新、超80%的城镇劳动就业和超90%的新增就业。

  但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普遍承压。面对困难风险,自上而下、社会各方纷纷发力,为提振民营经济鼓劲撑腰。

  日前,20多位民营经济界省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受邀走进省政协,与省政协领导、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及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关乎全省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信心,在长桌围成的“同心圆”里被点滴凝聚起来。

  “组织这次学习研讨,主要是为了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政协主席刘晓凯为座谈明确点题。

  “我们由衷希望为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的历史使命作出应有贡献,也期待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帮助。”省政协常委、贵州雨田集团董事长张雷道出了与会企业家的心声。

  从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黔视察,指引贵州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推进“四新”;到今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重磅出台,全力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再到不久前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高质量发展主战略、主定位,号召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全省民企感同身受振奋人心的系列变化,也受益于此。

  会议材料里便藏着欣喜:不少民企逆境奋起、逆势增长,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带动行业发展信心。贵商总会监事长蔡友平掌舵的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前两年入库税收同比均翻番的基础上,今年1-4月入库税收已超2亿元、同比增长40%,销售收入增长超30%;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包爱明旗下的贵州南山婆集团,1-4月完成产值1.13亿元、销售收入71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6%、48%……

  然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挑战仍如影随形。当下,力促惠政落地无疑是企业家最乐见的。

  “企业要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发展战略,不断苦练内功、转型发展;地方政府更要快速果断采取积极措施,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省政协委员、亨达科技集团董事长连灶华说,所有民企都翘首以盼。

  尽管座谈会只安排6人发言,但有15位企业家提交书面发言材料,省政协委员、贵州施达集团董事长黄秋则经争取“破例”发言。遵循“大方向、小切口,一事一议,破解难题”的协商议政传统,大家结合企业实际、行业特性及调研所获,提出了诸多具体建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针对遇到的困难,陆续制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志宏回应称,政策正在找企业,企业也要主动找政策,以形成政企畅达的良性循环。记者发现,同日召开的全省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即强调要加快建立“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而其所提文件,仅近期就有《贵州省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实施方案》《贵州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实施方案》《贵州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诸多细化措施密集亮相,彰显了纾困惠企政策的强度、力度。

  事实上,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一些民企已从中寻得机会并付诸实践。

  “新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都对绿色低碳发展作了部署,结合磷石膏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建筑设计、施工等企业都意识到,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到来。”省政协委员、贵州富乐森集团董事长肖升干“逢会必谈建筑装饰”,该公司始于2016年专注装配式集成墙体系统研制及应用,如今已获新型墙体材料认证,形成专利30余项。雨田集团全资控股的威箐焦化,正做足产业提质升级、资源精深加工文章,拟投资60亿元建贵州清洁能源碳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化危机为新机、变压力为动力,顺应新形势、开发新产品、挖掘新消费、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刘晓凯说,广大民企要努力把短期困难转化为发展机遇;省有关部门要靠前提供各项服务保障,多做惠企援企、稳企安企的事,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面对面协商、实打实解题,由此达成的思想共鸣、发展共识,催生了政企之间同频共振、协作共事的强大动能——加快民营经济复苏步伐的强烈信心,从双方对谈言语、发言字里行间不难感应。

  “这次座谈效果很好。”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表示,下步还可由省政协经济委、省工商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分行业、界别组织召开切口小、重实效的协商座谈会,现场沟通到位、当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