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全省旅游业在部署上重实效,在引领上抓规划,在项目上抓示范,在推动上建机制,在要素上抓协调,在氛围上造声势,致使旅游工作发展动力强劲,成绩斐然。
贵州旅游亮出多彩名片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发展强劲缘于抓五方面工作
“上半年,全省旅游业又取得了较大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依存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接待游客1.30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7%……”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全省的旅游业发展为何如此强劲,这位人士向记者介绍,主要是重点抓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100个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上下紧抓项目、紧跟服务、紧盯进度,着力开展宣传动员、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标准制定、建立机制和督促检查等工作,致使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开局良好。二是全省旅游投融资保持高位增长。随着全省重商、富商、安商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旅游行业投资景气度不断提升,国开行贵州分行向贵州旅投(集团)提供80 亿元融资总量,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对旅游项目融资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港中旅集团、中天城投等大型央企民企积极参与全省旅游开发。三是重大活动平台效应彰显。借助2013中国国内旅交会宣传推广平台,全省举办各类活动16项,观展流量达14.7万人次,签订旅游组团合同金额6.05亿元, 搭建以“多彩贵州?风行天下”为主题的淘宝网贵州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组织200多家旅游企业及1000余种旅游产品入驻。四是假日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出台“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惠民措施继续实施,旅游主题年、中国旅游日、节假日等带动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增长。四是在重要节假日,统筹旅游产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贸购物、交通运输及文化产业等相关要素,推出旅游文化系列活动,消费区域向纵深拓展。五是新交通格局促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内河航运、快速铁路、民用航空加快建设,逐步构建起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空中和高速公路交通体系,有效增强旅游目的地通达性,自助自驾游日益成为民众出游的重要方式。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旅游产品日趋成熟,观光产品和休闲度假产品有机结合,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身、温泉疗养、红色修学等融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格局已基本形成。
全省旅游发展紧扣主基调主战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省旅游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全省旅游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要求的主基调主战略。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总要求,全省旅游业着力顶层设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产品提升等,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仅去年一年,我省接待旅游总人数就达到2.14亿人次,同比增长25.75%;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同比增长30.13%,两项主要指标分别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
作为落后的省份,贵州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分别高于全国,这非常难能可贵。
如此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关负责人说,全省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旅游发展合力在国发2号文件引领下空前凝集。国发2号文件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把全省旅游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重大部署,为推进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搭建了载体和平台。旅游发展“贵州模式”得到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高度认可,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动贵州旅游创新发展会商纪要》,推动旅游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在编制规划中更加清晰。按照省委有关领导要求,全省上下联动、省内外专家结合、调动全国5家甲级旅游规划单位编制完成了200多万字的《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围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战略定位,在统筹考虑、整体研究的基础上,以项目化、实物化为支撑,对未来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获得了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省委常委会高度评价,明确提出把《规划》作为推动旅游强省建设的蓝图,把实施《规划》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大事,全省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广泛宣传,形成合力,强力推进。资源优势在投资拉动中日益彰显。中信集团、中铁集团、港中旅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投资贵州旅游,新加坡鸿运、北京昊远隆基、光大凯瑞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旅游开发,多彩贵州城、中铁国际、乐湾国际等旅游综合体建设扎实推进。旅发大会效应在助推发展中辐射全省。如:以“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主题的第七届贵州旅发大会在百里杜鹃景区隆重举行,毕节市本着一地举办、全市联动的思路,充分利用大会平台,带动城建、交通、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各类项目314个,总投资达512亿元,创历年之最。城市面貌改观,配套服务提升,形成的示范效应辐射全省,贵阳、遵义、铜仁、毕节、黔南等地也通过旅发大会方式着力打造发展平台,成效明显。产业转型升级在业态创新中加快步伐。如:提升了传统观光产品,推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设,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5亿元,安排省级旅游发展资金1.58亿元,交通、扶贫、农业、水利、林业、建设等资金朝旅游产业倾斜,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水平得到提升……
如同这位负责人所说,除以上介绍的外,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提升旅游,全省旅游业还注重旅游品牌新形象在创新营销中得到全方位展示。如,推出“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整体形象,全省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央视常年播出,贵阳、毕节、铜仁、黔东南在央视投放旅游宣传广告。与此同时,抓旅游服务质量在标本兼治中稳步提升,由于积极组织各地开展旅游市场检查,责令整改旅游经营单位,受理有效旅游投诉,强化旅游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健康了旅游市场,致使旅游服务大大提升。
展望未来 前景越来越好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旅游业正以日新月异的势头向前猛进。
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
这位负责人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成绩的取得,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5年,是我省旅游业全面落实主基调主战略、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和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时期,全省旅游行业要紧紧围绕“六大体系”建设,找准结合点、延伸点,全面实施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创新发展战略,把《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引领旅游科学发展的蓝图,把100个旅游景区作为带动转型升级、支撑大旅游、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全面推动旅游产品、业态、市场、品质、人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记者了解到,全省旅游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围绕构建“六大体系”,全面实施《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100个旅游景区发展平台,精心办好中国国内旅交会和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着力推动旅游业提速转型、创新发展,确保全省旅游经济实现25%以上增长目标。
如何着力推动旅游业提速转型、创新发展,确保全省旅游经济实现25%以上增长目标?
他告诉记者:展望未来 旅游前景越来越好,我们要按照省委“十破十立”和“四帮四促”总体部署,以实干求作为,以实干促成效,抓好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充分展示全省旅游行业在跨越发展中的良好形象。要把转变作风放在首位,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发现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凝聚和传递旅游跨越发展的“正能量”。全行业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卓越意识和机遇意识,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把“细致、精致、极致”作为工作标准,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状态,主动融入旅游发展各个环节,勇于探索实践。总之,全省旅游业要进一步抓住机遇,积极努力,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