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成元鹏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建党90多年的历程充分证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靠保证。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面临着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考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方面给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党的建设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活力,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他们中不少人由于对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不够了解,缺乏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政治上不够成熟,对马克思主义不很熟悉,在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充满活力。这样,我们党才能够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付国内外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纪律建设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纪律建设,首先必须强化纪律意识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党内生活的各种“规矩”。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纪律意识是否牢固,是党员干部能否遵守党的纪律的先决条件。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强化纪律意识,增强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要高度重视纪律教育,把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和各类培训计划,使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的各项纪律以及其他党内法规,了解掌握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真正懂得哪些应该做和哪些不应该做,增强用纪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自觉性。要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整顿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干部要强化纪律“铁”的意识,强化按制度规定办事的意识,强化严格执纪、文明执纪、廉洁执纪的意识,带头坚持党性原则,带头树立党章权威,切实做到守住“底线”、不踩“黄线”、不越“红线”,以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带动和促进从严治党、严明纪律要求的有效落实。切实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的各项规定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二、加强纪律建设,必须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加强纪律建设,要围绕“八个禁止、52个不准”切实解决当前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次,要坚决反对和制止腐败。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用好权利这把“双刃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清风正气赢得群众的爱戴、拥护。同时畅通举报渠道,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行使好人民监督权力,自觉与各种腐败做斗争。
三、加强纪律建设,重在领导带头
加强纪律建设,重在领导带头,力戒“表里不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心正律己,身正垂范、公正服人,才能以“身教”的实际榜样,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以良好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贵州省十项规定工作中,领导干部不能言行相左、表里不一;不能口是心非,群众面前信誓旦旦,背地里我行我素;不能“察言观色”,形势紧装模作样,风声过“涛声依旧”;不能“随机应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食堂设盛宴,会所藏猫腻,等等。这些对八项规定消极抵触、说一套做一套的思想行为危害极大,必须坚决纠正。
四、加强纪律建设,重在监督检查
加强纪律建设,重在监督检查,力戒“蜻蜓点水”。在加强领导干部自律的同时,必须进行深入持久的监督检查,强化他律约束,促进党员干部纪律建设的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特别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制约和监督,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问题。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全面检查、不能走马观花。采取巡视抽查、专项督查、集中检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和查处党员干部纪律方面的问题。要深入查、不能浮光掠影。改变过去“发通知”、“听汇报”、“查资料”的督查模式,对纪律建设情况逐一深入核查,跟踪督办调查,对问题一追到底,没有结果不罢休。要重点查,不能避重就轻。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特别是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重点监督、重点解剖、重点突破,以儆效尤。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制度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
五、加强纪律建设,重在坚持不懈
加强纪律建设,重在坚持不懈,力戒“虎头蛇尾”。“行百里者半九十”。加强纪律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真正把遵守纪律内化为领导干部的精神追求和工作习惯。思想上不动摇。纪律建设是政治要求,思想要端正,行动要自觉,必须摒除纪律建设“一阵风、一阵子”的模糊认识,静下心神,沉下身子,自觉贯彻,坚决落实,决不能虚晃一枪、虚张声势。精神上不懈怠。牢记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践行人民公仆的庄严职责,脚踏实地不浮躁,攻坚克难不气馁,坚持经常,知难而进,主动作为。工作上不松劲。“咬紧青山不放松”,沉疴积弊一项一项地改,新风正气一件一件地树,要牢固树立经常抓、长期抓的思想,聚沙成塔,惩恶扬善,激浊扬清,坚定不移地将纪律建设引向深入。
六、加强纪律建设,重在解决问题
加强纪律建设,重在解决问题,力戒“花拳绣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是纪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才能使党的根基、血脉、力量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决不能“做给上面看、讲给下面听”,当华而不实的“假把式”。要把改进纪律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已解决的问题不再反弹,以改进纪律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要按照“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的原则,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坚决纠正和查处违反纪律的行为,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违反党纪的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于违法乱纪的,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依纪依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坚决把丧失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员干部清除出党组织的队伍,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党的纪律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生所向的重要问题。党的各级组织要大力加强党纪建设,完善党纪建设的制度与措施,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加强纪律建设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只有党的纪律建设搞好了,党员都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了,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党的纪律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只有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党才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