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紧锣密鼓备战“酒博会”
筹委会: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
本报讯(见习记者 赵雯雯)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和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于9月9日开幕,记者从展会筹委会了解到,全省各级各部门有条不紊、通力协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省商务厅按照省政府组建执委会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先期筹备办各部成立执委会办公室,并草拟了《执委会办公室抽调集中办公人员方案》。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精神,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授权筹办机构加快推进筹办工作,确保论坛和场馆内企业宣传推介及各市州推介等重点活动有序开展。
省公安厅副厅长邹碧声在“酒博会”安保工作部署会上指出,今年泛珠大会、“酒博会”同期举办,使安保任务相比以往更重要、更复杂、更艰巨,安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落到实处。根据省、市安保工作总体安排部署,贵阳市消防支队要求全体官兵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积极履行对各大队社会面火灾预防和管控职责,坚持双管齐下,把安保工作纳入“平安贵州”和“除火患、压事故、保平安”的工作任务中;支队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服务大局,相互协作和支持,确保此次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为做好泛珠大会及“酒博会”的参展商邀请工作,省投资促进局已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接联系。截至9月1日,共邀请到500强企业11家22人。
记者还了解到,泛珠大会和“酒博会”集中举行,盛况空前,对大会组织工作和接待水平都提出了极高要求。筹委会将本着“节俭、高效、精彩”的原则,抓好各项筹备工作,精心设计流程,努力把节俭意识和务实作风融为一体,做到组织服务规范有序、高效运转,确保将两个活动办成具有贵州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盛会。
全省工商系统:强化监管 保驾护航
本报讯(记者 董 瑶)为加强“酒博会”期间的市场监管,省工商局下发了相关实施方案,全省工商机关以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为重点,于8月份开展了一次市场清查行动,全力为展会市场经济秩序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消费维权,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商场、超市及宾馆、酒店附近的商店为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市场内的小商品、旅游商品、服装、酒类产品等进行集中清理。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围绕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专人负责、定点定责,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旅游合同欺诈和诱骗游客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酒类、销售假冒名酒等违法行为。三是强化监管执法,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将专项整顿与日常监管、重点整治与完善机制结合起来,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实、做细,积极开展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整顿;加大市场巡查,查处流通环节各类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测和监管。四是强化“酒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和广告监管,依法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严格按《商标法》、《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保护“酒博会”参展商品的知识产权;加强广告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利用“酒博会”名义进行违法违规宣传的行为。对发现的侵权行为、虚假违法广告,责令侵权违法主体立即停止侵权违法行为,并依法立案查处。
贵阳作为会场所在地,该市工商局提前周密部署,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制定预案,认真做好“酒博会”的各项前期工作。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运生为组长的“酒博会”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督促、检查和协调。成员由该局市场合同处、食品安全处、消保处、公平交易处、电子商务处、商标监管局、广告处、个私处及各工商分局、县(市)工商局主要负责人组成。
据介绍,贵阳市工商局接到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商局的工作方案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召集各区(市、县)工商局(分局)负责人对“酒博会”相关工作进行动员,传达上级要求。为迅速有序地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有效维护市场稳定和群众消费安全,该局经检支队牵头成立了应急组,并督促各区(市、县)工商局(分局)成立应急小组,要求在展会期间实行值班制,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开通手机,保证通讯畅通。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该局借鉴去年“酒博会”及历次展销会的市场监管经验,开展了市场清查专项行动,并做到了面上监管工作不缺位、不留监管盲区。
贵州检验检疫局:立足职能 力促安全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秋旭)从9月3日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期以来,该局认真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在为进口酒类展品提供便利优惠的通关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查验和监测工作,确保进口展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酒博会”成功举办。
近年来,贵州检验检疫局在保护我省知名白酒品牌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加大对“贵州茅台”品牌的保护力度,出台了《出口茅台酒检验监管办法》,对出口茅台酒实施预报检和过程监管的优惠政策,规范了出口报检、查验、核销等流程,对出口茅台酒外贸企业和存储仓库进行备案登记,从源头上杜绝假冒行为发生,从而有力地保护茅台酒的良好品牌形象。早在去年,该局就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的政策支持,专门下发质检通函[2012]503号文,明确今后“酒博会”的检验检疫政策均按该文件执行。
据介绍,本届“酒博会”将有860多家外商参展,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依法把关、优质服务”的总要求,贵州检验检疫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现场组、查验组、通关组、检测组4个工作小组,对参展的进口产品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验、快放”。一是加强进口酒类展品查验工作。充实查验力量,认真核查进口酒类展品的数量、规格、原产地等,确保货证相符。二是对进口酒类展品进行监测。对来自西班牙、法国、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进口酒类展品,抽取红葡萄酒13个、白葡萄酒4个共17个进口预包装葡萄酒展品,根据《2013年度中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GB15037—2006《葡萄酒》国家标准,对合成色素、重金属、塑化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0个项目进行检测。目前,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
为配合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贵阳召开,促进贵州外贸通关便利化,贵州检验检疫局日前与广东、深圳、广西签订了实施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与重庆签订了检验检疫合作机制,实行“产地检验、口岸出单”的直通放行模式及“口岸转检、属地报检”的进口通关模式。“酒博会”期间,该局还将联合海关、工商、商务等部门,对展馆提供现场监管和咨询服务,维护好展会现场秩序。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品红酒,却不知道如何鉴别进口葡萄酒的真伪。对此,贵州检验检疫局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把关。首先,要检查进口预包装食品上是否有中文标签(包括食品成分、生产厂商、国内代理商、联系方式及地址);其次,可要求商家提供检验检疫卫生证书等证明文件;此外,可要求商家提供进口食品国内收获人(总代理)的备案凭证。对于没有中文标签等相关手续、涉嫌假冒的进口食品,消费者可拨打12365热线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