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四关”注重“五到位”
南明区政协提案工作凸显三个转变
本报讯 (王崇权 记者 潘 建)近年来,南明区政协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严把提案提出关、制作关、交办关、督办关。由于区委、区政府支持到位,政协领导重视到位,“两办”催办督办到位,提案委工作到位,承办单位落实到位,推进了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案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提案服务方式由“短期服务”向“全程服务”转变。提案在实现区委、区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区政协严把提案“提出关”,在提案征集比较集中的每年政协全体会议前向委员提出提案参考选题,帮助委员拓宽提案的视野;同区民主党派支部、工商联和群众团体等共商提出高质量提案;各专委会在全会前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让委员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激励委员提出高质量提案;提案审查中,严把提案的“制作关”,与委员协商完善提案的案由、内容和办法等,增强其“三性”,为办理落实打下基础。例如委员们关于《加强对车水路沿河非法洗车点进行整治》、《解决区属集体企业下岗和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两乡农民饮用水井进行改造》等一批提案,因其与政府关注的、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相谋合,引起区委书记陈长发、区长夏钢的重视,作出批示责成相关部门办理,提案所提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或基本解决。
——提案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区政协主席郭敬阳鲜明提出“没有不起作用的提案,只有用不好的提案”,要求区政协严把提案“交办关”和“督办关”。区政协按此要求将提案办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案的落实上,加强与承办部门的协商配合,协力办理落实提案。采取主席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委跟踪督办提案等措施,促使办理落在实处;采取“请进门”与委员面对面办理提案,“走上门”与委员协商办理提案,“走出去”与委员现场办理提案,多部门座谈协调办理提案等办案方式,增强提案办理的效果;对党派、团体、政协专委会的提案和那些正在办理的续办提案、已定出办理计划的待办提案,他们保持与承办部门的联系,了解并督促提案的办理,使之得以落实。如区政协主席督办的提案之一《解决汤家坡十几户村(居)民收看电视问题》,在分管副主席曾玉琪的带领下,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反复协商,提出了解决办法,提案提出问题得到落实;区政府对《应在青年路上修建公厕,解决市民如厕难》的委员提案非常重视,责成相关部门到现场调查了解,经实地察看,提案建议方案可行,区政府已将该修建工作列入今年拟办的实事之一;针对《保护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建立培育民间工艺一条街》、《规范龙洞堡片区网吧管理》等委员提案,区文体局邀请提案委员上门商办提案,就办理情况向委员说明,倾听委员意见,增强提案办理效果。
——提案服务方式由“短期服务”向“全程服务”转变。区政协针对提案工作各链节的内容,对委员提案、承办部门办案实行全程服务。在提案环节,围绕提出提案、提高提案质量开展服务工作,通过不断的提案知识培训学习、通报政府工作情况、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等途径,提高委员的素质,增强委员的政治责任感,发挥好提案履职的优势作用。在提案办理环节,围绕强化办理、推进落实、增强效益开展服务工作,通过沟通委员与承办部门联系、全程监督办案、配合协商办案、规范提案办理工作等多种途径,使办理工作由“答”向“办”转变,全区的提案办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