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8期 本期3762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1

甘坑古镇:穿越深圳三百年


□梁  征


甘坑古镇,深圳的历史文化瑰宝,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三百余年的故事。这个周末,我踏上了这片沃土,探寻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甘坑古镇,原名甘坑客家小镇,坐落在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的甘坑社区。在本地客家语中,“坑”指的是小溪流、小水沟,小镇正是因泉眼遍布、溪水甘甜而得名“甘坑”。自明清时期起源,这座古镇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众多古建筑仍然矗立,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穿越城门,仿佛步入了另一个时空。外界的高速公路与钢铁洪流被置换为一股淳朴自然之气,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一眼望去,仿佛站在三百年前的市集里。

漫步于古镇主街,两旁商铺与手工艺作坊鳞次栉比,展示着非遗文化的精髓。优美的刺绣、独特的陶器、传统的木雕、别致的竹编、悠扬的客家山歌、广东汉剧……这些技艺不仅是客家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沿着中央大道直行,小巷交错如织,青石路面光滑如镜,古井幽深,古树参天,飞檐斗拱的古建筑分立街边。灯笼轻摇的老房子、古朴的木质小楼、攀附墙角的鲜花,以及精美的窗棂、檐头、砖石,似乎都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

进入古镇深处,一座破旧的四层炮楼映入眼帘,这是民国初期为抵御劫匪而建的特殊安全中心。甘坑村民曾在此英勇抗击百余名强盗,展现了客家人的团结与勇气。炮楼内展示着甘坑人民的抗战事迹,散发着红色文化的魅力。

随后参观的甘坑博物馆,记录了甘坑古镇的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展馆分为两层,一层是“甘坑山下凉帽人家”篇章;二层则分列了“民族危难敢于担当”“客家民系五次迁徙”“复界招垦移民深圳”“打捞记忆留住乡愁”等篇章。在这里,我了解到甘坑古镇是客家文化特色小镇、全国革命老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重要窗口。

走出博物馆,我来到了清雍正年间兴建的状元府,这座府邸见证了刘姓学子二十岁便考取状元的辉煌历史。而在古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风家训馆”,一座保存完好的客家围楼。围楼依山而建,半圆形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登上围楼,各种姓氏的家训竹简陈列其中,耐人寻味。空中廊桥环绕围楼,漫步其上,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中午时分,我来到了当地的美食街。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品尝着地道的广东美食,如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土猪汤等,我感受到了客家人世代传承的烹饪技艺。

从古镇大门口到尽头,我触摸着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仿佛融进了一段厚重的历史。斑驳的墙体、光滑的石板路、百年的老榕树,都诉说着客家人的奋斗故事和历史沧桑。数百年来,学子、商贾、出海的“番客”都在古镇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甘坑古镇有着深深的客家烙印。早在明末清初,客家人就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镇中的青砖黛瓦、曲幽深巷、木质塔楼、雕梁画栋都别有一番韵味。我特别喜欢古镇里的竹林、围楼、雕饰、花窗、檐画,它们让我感受到客家人从内陆地区带来的文化气息。

甘坑古镇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古老和宁静,更在于它的人文和风情。漫步在甘坑小镇的古街小巷,脚下是沉甸甸的历史,眼前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客家文化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体验生活的热情。



5149-3-4甘坑古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