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坝协商”搭台 “精准普法”破冰
——白云区政协“协商普法”破解高空抛物烦心事
□本报通讯员 王 菁
“大清早出门,半袋垃圾就横在地上,根本不知道是哪家扔的。”“烟头、骨头从头顶飞过,抬头连个人影都找不着。”“娃娃调皮往下扔东西,大人没注意,这多危险啊!”日前,在白云区都拉乡政协委员联络组开展的“院坝协商”现场,安置小区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倾诉着高空抛物带来的烦心事。
针对该安置小区日益突出的高空抛物问题,区政协社法委同步联动“社发尚法”法治村居行活动,将“协商议事”与“普法讲解”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顽疾开出精准有效的“法治良方”。
“烟头、垃圾、玩具……这些从高空随手抛下的物件,随时可能变成伤人‘凶器’。”听完村民们的呼声,身为律师的区政协委员穆昌富当即结合《民法典》《刑法》相关条款,引用近年来频发的高空抛物伤人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法律责任与严重后果。他特别针对楼栋盲区、物品坠落轨迹等,用“从十楼扔下鸡蛋能砸穿头骨”等生动比喻,将晦涩法条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方言课”,让“随手一抛”背后的安全风险与法律代价变得直观可感。
协商现场,政协委员与村民围坐一圈、集思广益,共商破解之策。“建议加强小区巡逻频次”“安装高空抛物专用监控”“网格员强化入户宣传”“签订《承诺书》提升防范意识”……一条条务实建议在热烈讨论中逐渐清晰。
面对村民的诉求,都拉乡政府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一是组织力量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文明安全素养;二是将安装高清摄像头纳入日程,构建抛物溯源取证机制;三是指导业委会做好动态巡查,通过丰富小区活动增进邻里情谊,从思想引导与相互监督两方面推动文明习惯养成。
“这场协商既是问题解决的‘推进会’,更是普法宣传的‘及时雨’。”都拉乡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组副组长王茜感慨道,“律师用法律条文讲透危害,比我们单纯劝说管用多了。当法律条文变成邻里间的家常话,法律的刚性约束便有了柔性温度。”她和村民们共同期盼,在法治护航与全民参与中,推动文明新风在小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