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7期 本期373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20

加强党性修养,自觉锤炼“四种品质”


□陈  帅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对标对表,见贤思齐,自觉锤炼四种高尚品质。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坚定信念”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信念,就是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革命理想高于天,回望百年党史,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深知,所追求的理想并不会立刻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持续努力,甚至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锤炼“坚定信念”的品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二、站稳立场、服务人民,锤炼“践行宗旨”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胜利之本。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一百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维护、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站稳立场、服务人民,锤炼“践行宗旨”的品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砥砺奋进、敬业奉献,锤炼“拼搏奉献”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拼搏奉献,就是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生动展现出共产党人舍生取义、忠肝义胆的英雄壮举,诠释出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砥砺奋进、敬业奉献,锤炼“拼搏奉献”的品质。要深入感受革命前辈们的奋斗情怀、坚强意志和干事激情,发扬我们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不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四、克己奉公、以俭修身,锤炼“廉洁奉公”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奉公,就是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风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奉公为民、消除腐败作为历史性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中央苏区开展了历时两年的惩腐肃贪运动,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果断处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打响新中国反腐第一枪,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规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强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入整饬作风,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反腐败斗争,激荡清风正气、凝聚党心民心,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克己奉公、以俭修身,锤炼“廉洁奉公”的品质。要深入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汲取廉洁奉公力量,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意识,把紧思想的关口,拧紧自律的开关,坚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名利失大义,做到敬畏权力,审慎用权,遵纪守法,用实际行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严格尊崇党章、恪守党规、严守党纪,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防止歪风邪气腐蚀灵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真正使纪律规矩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贵州新发展理念与多党合作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