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1期 本期372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09

以专注与热爱散发光芒


——读《专注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


□汪丽红


5113-3-2.jpg

《专注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

周华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种猕猴桃真是复杂的事情……”老林说,十年前,他只想着种出一个自己的猕猴桃王国来,便来到这片大山,这条深山峡谷,一头钻进来……结果是,十年后,他把自己种在了山里,成了人们口中的“桃仙人”。翻开《专注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这部作品,作者通过多维视角向青少年读者呈现了对劳动者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引导年轻一代重新审视劳动价值、感悟专注力量,进而思考如何以自身行动构建更美好的未来。

这是周华诚的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散文集,也是一本真诚的、给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主题图书。本书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工作内容,如复原了中国传统手工纸“开化纸桃花笺”工艺的黄宏健,西泠印社的“印泥大师”曹勤……文章以娓娓道来的、极有温度的书写,为青少年读者展现出这些“勇于选择自己热爱”的劳动者不同专业的魅力、他们的坚守与理想追求,真实又真挚。

书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形象。他们默默耕耘,专注和热爱着各自的岗位,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在田里,沈博士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与水稻对视,与一株一株的水稻对视。”沈希宏博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育种专家。在他的实验田里,常年种着几千到一万个品种的水稻。“早上去看,中午去看,傍晚去看。每天去看。”当我们吃着一碗米饭时,要生出敬畏之心——从一株水稻,到一粒大米,有很多人,用尽了一生的时间。

相看两不厌,只因有热爱。“最近三四十年,他几乎每天都蜗居在这座小楼里,似乎与世隔绝,整天埋头画稿、贴稿、刻版、压印——黄老师一天到晚摆弄他的那些木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代表性传承人”的黄小建,对拱花技术着了迷。拱花技术源于明代,清代之后就基本失传了。黄小建自己摸索,多年后终于摸到了拱花技术的门道。如今,黄小建的雕版印刷,走进了工艺美术馆,走出了国门。

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件喜欢的事情,那太幸福了。毕业后,陈庆杰老师回到了鹿西中学教书。鹿西,是温州最东面的一个海岛。“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离开鹿西。”最终他在岛上教书27年。在岛上散个步,碰到的每张面孔都熟悉——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陈老师用一辈子造了一座人生的岛屿,风平浪静也好,巨浪滔天也好,他就在那里,把一艘又一艘梦想的“小船”送了出去,乘风破浪,驶向无比壮阔的远方。

我们还看到更多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如泰顺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董直机、曾家快师徒,在和田河采气作业区驻守的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苏路路……都让我们认识到专注的重要性。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的敬畏和热爱;专注,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的本领;专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念。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干扰的时代,专注变得如此稀缺,也才显得更加珍贵。

勇于选择,自己热爱。此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记录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是一本非常好的“劳动教育”主题图书。它能够唤起青少年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人这一辈子,能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是非常快乐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种,都有它值得骄傲的荣光;每一位专注做事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