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8期 本期318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12

遏制月饼包装过度:老话题与新举措

  

□张玉胜


  为进一步遏制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将在今年中秋节前联合对月饼过度包装开展消费监督。这是记者5日从中消协获悉的。此次消费监督工作将参考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考虑到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企业和市场还存在标准过渡期,监督工作将兼顾过渡期“双标并行”。(8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距离传统“中秋节”虽尚有时日,但由中消协牵头开展的对月饼过度包装消费监督行动却已拉开序幕。这是中消协对今年5月联合国内14家主要行业协会共同发出“反对商品过度包装、践行简约适度理念”倡议的具体落实和延续,其未雨绸缪的意义值得关注。

  月饼消费既有传统文化传承的意味,更是幸福生活的体现。中消协此次调查监督,旨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月饼消费回归食品本源。其相关倡议与监督行动,理当得到包括食品企业主体、食品经营者、市场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在内社会各方的理解、响应和积极参与,构筑起杜绝月饼过度包装的强大合力。

  月饼过度包装并非新鲜话题,不仅老生常谈,而且久治不愈。究其原因,不外利益驱动和消费虚荣的两大因素。对于生产经营者,鉴于产品质量和销售渠道的渐趋同质化,与多样化市场需求形成落差,商家就不得不在产品外包上挖空心思搞奢华,既可引人眼球,又可以看似高大上的外表获取高额利润;站在消费者角度,月饼既是食品,也兼有礼品功能,送礼就当讲面子、图排场,虚荣性消费反过来也迎合并助长了包装攀比歪风。

  月饼消费的本质在“吃”不在“看”,再奢华的“外衣”也终将被脱掉和遗弃。过度包装既不经济,也不时尚,更不环保,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度包装成本终将由消费者买单。这不仅会误导畸形消费、平添消费者负担,而且浪费社会资源、增加大量废弃物,有害无益显而易见。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且大部分由非必要的过度包装产生。

  为助推对商品过度包装顽疾的源头治理,去年9月由国家层面出台了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提出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国家为新标准落实设置了两年过渡期,这并非对过度包装的“放任”期,遏制月饼过度包装仍需多方强劲合力。

  月饼生产企业要端正经营理念,别再耗时费力地把心思花在精心包装的“面子”上,应该在提升产品品质、花样和口味等“里子”上用心思、下功夫、求突破;消费者在走亲访友时,也当自觉选择简约适度的包装产品,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广大志愿者要对网上、实体店铺销售的月饼,采取有针对性地浏览比较和随手拍监督,及时发现、汇总可能存在的过度包装月饼和组合产品搭售行为;受委托的专业机构要积极履职、“扫网”监督,实施覆盖性调查,及时收集线索、发现案例,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保障民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