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584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16

回报乡梓情 贵商勇担当

——来自贵商参与贵州脱贫攻坚一线的案例

□本报记者 李 丽

  “在贵州发展道路上,贵商功不可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贵商不可或缺。贵商是贵州最有活力的发展资源,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2019全球贵商发展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对贵商给予了高度肯定。

  近年来,广大贵商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积极投身“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用心、用力、用情帮扶,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多种形式,奋斗在扶贫攻坚一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全国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回报家乡、造福桑梓树立了榜样。

广开通道,助力黔菜出山

  “身为一名贵商,能够参与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助推黔货出山;能够投身全省脱贫攻坚战,振兴乡村经济、助力群众增收,我们倍感荣幸。”北京黔菜协会会长谢伟说。

  2017年以来,在贵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支持下,北京黔菜协会与贵州绿色农产品北京运营中心共同发力,在被称为“全国农产品市场风向标”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起“黔货出山”桥头堡,充分发挥区域、市场优势,有效开展产销对接。不仅与3000多家餐饮企业、北京周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还在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商务厅贵州绿色农产品促销专班的指导下,探索出“军区牵头、双拥搭桥、政府助力、企业拥军”的黔货出山进军营产销衔接机制。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线上保障平台及武警、空军、海军、陆军等部队营院的贵农销售专区陆续运营,食堂采购也相继启动。今年,计划在全省有500亩以上坝区的县(区)建立“黔货出山进军营保供基地”,按标准化生产要求、围绕部队市场需求开展订单种植。目前,9个市(州)300余家生产企业的1000多个单品及生鲜产品,正通过贵州至北京的全产业链“绿色通道”,被源源不断地送进部队、商超、餐饮店。

  在产销对接过程中,通过餐饮市场拉动黔货消费的比例逐年增大,占北京市场黔货销售量的40%以上,“餐桌经济”拉动“田间经济”成为“黔货出山”的一条重要渠道。在贵州省政协及省商务厅贵州绿色农产品促销专班、省工商联的指导下,北京黔菜协会以苗乡楼为试点,将体验消费与订单采购相结合的“黔菜+黔货”组合销售模式,向会员企业的3000多家餐饮门店推广,两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黔货采购量达80多亿元。

  该模式以一、二、三线城市为圆心,在全国范围打造集展示、品鉴、推广、销售功能于一体的“黔菜+黔货+互联网”体验销售窗口。每个窗口均开设贵州绿色农产品、贵州食材品鉴销售专区,通过消费者现场品鉴、消费好山好水孕育的贵州绿色产品,实现贵州美食、文化的人际传播、市场推广。

  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黔菜+黔货”销售传播APP,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互联网多元服务、贵州绿色食材原产地信息追溯,实现黔菜、黔货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信息追溯、文化传播。

  无疑,“黔菜+黔货+互联网”体验销售窗口连通了“绿色食材基地+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的产销一条龙产业链,有望打通“黔货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商会是活跃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市场的生力军。把贵商力量凝结起来,以贵商总会为单位,在全国、全球特别是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重点城市,还有像东南亚国家等优势市场,打造‘黔菜+黔货+互联网’销售体验窗口,将形成助推黔货千亿级消费的强大动力。”谢伟算了一笔账:以北京黔菜协会所创造的黔货消费量为基数来估算,假如一线城市每年每个贵州商(协)会实现10亿元销售,二、三线城市每年每个贵州商(协)会实现2亿元销售,1000个体验销售窗口预计每年创造的黔货消费额可达千亿元,就能形成黔货出山、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商会创收的多赢局面。

  为此,谢伟呼吁“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联动增长”。“新时代赋予贵商新的使命,决胜脱贫攻坚急需贵商聚指成拳。大家携手形成强大合力,让家乡父老的田地变成持续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倾情倾力,结出扶贫硕果

  作为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一员,中天金融集团始终坚持“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价值观,近几年先后在息烽、镇宁、紫云、关岭、台江、赫章、播州、长顺、晴隆、石阡、织金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精准帮扶工作。10年来,在脱贫攻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捐资捐建已逾30亿元。

  从2017年4月开始,中天金融对口帮扶“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家乡——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46.2平方公里的团结村,海拔高差达千米,土地利用率不足10%。对口帮扶两年来,该集团采取8项措施精准施策,交出了亮丽的扶贫成绩单。

  医疗扶贫:对村医的医疗技术进行培训提升,组织专业医疗队对村民实施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送医送药下乡。

  保险扶贫:为5430名村民购买意外伤害险、意外医疗险,总保额达3.2亿元,让贫困群众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结对扶贫:公司经理级以上的454名员工,与全村454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制定并实施点对点、心连心的帮扶方案。

  教育扶贫:出资3000万元设立教育公益基金,为全村所有高中生、大学生提供全额教育资助。村民子女考取高中、大学,即与中天金融教育公益基金签订协议,毕业后返乡就业的,不用返还受助资金;未返乡、在外就业的,所受资助费用的50%返还教育公益基金,用于后续滚动发展。设立教育公益基金的初衷,就在于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同时,中天金融旗下幼儿园、小学老师走进团结村帮教支教,团结村的乡村教师则走进中天幼儿园、小学跟岗学习。

  旅游扶贫:中天金融出资3500万元,村集体以“大发渠”无形资产估值3000万元作价入股,联合成立大发旅游公司。实施团结村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组织200名来自旅游合作社的村民,分批次到中天旗下的五星级酒店、物业管理公司,开展量身定制的跟岗学习培训。投入资金租用村民房屋,并改造为星级民宿,让经职业培训的村民当民宿服务员,从而有了三份收入(房屋租金、工资及年底分红)。村民们守着父母、儿女,在自己家里就业,化解了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产业扶贫:中天金融出资4000万元,村集体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1000万元,成立共同持股的大发农业公司。通过选品种、引技术、抓培训、注资金、建工厂、创品牌、包销路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解决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全村1540户户户受益,其中700户有直接经济增收,户均增收两万元、最高户增收21万元。

  消费扶贫:2018年7月,中天金融正式发布团结村农旅产品品牌“乐耕甜”;今年,在贵阳建成5家线下门店,线上线下销售推广猪牛羊、蜂蜜、大米、挂面、菜籽油、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有了叫得响的品牌,过去无人问津的农产品开始走出大山、打出名气。通过强品质、建品牌、促销售,该村大米从5元一斤卖到了20元一斤。

  党建扶贫:实施党建统领、统战引领、精准施策、精细帮扶,帮扶人员入驻团结村的第一时间,就成立党支部、团支部及精准扶贫项目公司党支部、团支部,与村里百余名党员齐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携手助力脱贫攻坚事业。经各级党政及中天金融扶贫团队合力攻坚、奋力拼搏,省级深度贫困村团结的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时的31.6%下降至个位数,今年将实现脱贫出列。

  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团结村光荣上榜。这足以说明,中天金融的扶贫路走得越来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