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科技驱动开启发展新引擎
今年,七星关区纳入“千企改造”工程企业15户(七星关经济开发区改造项目12个),各企业均已制定转型升级方案。目前,宝黔、垭关煤矿智能化改造项目,德帮能源科技、沃玛国际服装、奥丽侬内衣、LEDG9、联尚科技二期、华凯农产品加工项目,华宇毛纺、刺梨花开、黔江涂料、大山实木家具、亚麻纺织项目正有序推进;毕节卷烟厂除尘尾气异味处理系统整改、明钧镀膜玻璃生产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
2016年,七星关以“千企改造”工程为抓手,纳入“千企改造”工程企业24户;2017年,全区纳入“千企改造”工程企业6户、项目7个;2018年,全区纳入“千企改造”工程企业12户、项目13个。截至目前,七星关经开区已完成改造项目32个。为全面、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该区建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千企改造”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七星关致福光谷产业园围绕LED光电产业链,以贵州省光技术联合创新与服务中心为载体,建成西南最大的LED光电实验室,为企业提供LED产品研发、检测认证及产业化等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引入联尚科技LED灯丝生产项目,填补贵州LED灯丝光源自主生产的空白,拥有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驱动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欣扬农业科技致力于刺梨深加工,联合中山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产品工程技术中心,把刺梨加工产业做优做大。目前,已签约刺梨种植基地2.1万亩,带动数千户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为纺织服装产业延链补短,引入纺织服装类企业29家,初步形成从上游纺纱、辅料生产、面料加工到成衣生产的全产业链条环环有企业支撑的格局;围绕LED光电产业,引入光电电子类企业8家,形成灯丝研发、制造、支架、球泡生产的LED光电产业链等。
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立足园区主导优势产业,突出园区聚集作用、增强园区聚合能力,引导企业集中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轻纺服装、电子信息、新型建材为主导,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
就业容量不断扩大。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主线,引入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京福服装还将生产车间建到长春堡、撒拉溪、杨家湾等乡镇,就近吸纳当地部分贫困群众就业,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不断入驻、发展壮大,使就业容量持续扩大。目前,七星关经开区已解决就业问题1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00余人。
今后,该区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完善服务企业相关机制,及时研究并解决推动工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继续加强银、政、企合作,搭建更多融资平台,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省重大专项资金,争取国家、省的更多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大企业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促成能源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