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8期 本期377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06

倡导清新文风 促进高效履职


□艾万利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扎实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改进文风被反复提及。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倡导简洁清新文风显得尤为重要。

改进文风兹事体大。“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风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古人对改进文风有以下要求:尚简,主张行文简洁明了;重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崇实,要求文章贴近现实生活;求新,反对因循守旧、抄袭模仿;雅正,强调文章的风格要典雅、纯正。

我们党历来认为,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党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文风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改进文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政协工作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说”和“写”,提案要写、社情民意信息要写、调研报告要写、协商意见要写;即使是“说”,要想“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准、“说”得深,“说”得透、“说”得实,“说”得有分量,前提也是必须写“实”。可以说文风的改进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一是改进文风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宣战。如果冗长空洞、官话套话的文风盛行,不仅浪费阅读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更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改进文风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简洁明了的文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传达关键信息,使读者迅速抓住重点,理解核心内容;可以让决策者快速了解问题的本质、现状及建议,为科学决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三是改进文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用群众易懂、爱听的语言来交流沟通,摒弃晦涩难懂的官话套话,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更愿意表达真实想法和诉求,增强政协工作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政协工作全过程中,文风的朴实与否,直接影响着沟通效率、履职成效以及和群众联系的紧密程度。

改进文风绝非易事。扎实改进文风,看似写写画画的事,实则难度很大。一是难在内容上必须言之有物。撰写材料时,往往很难全面充分掌握实际情况,确保每一句话都有事实依据和明确指向,特别是政协各种建言材料,如果把不准群众关切、吃不透上级意图,抓不住问题症结、找不出工作思路,难免言之无物、泛泛而谈。二是难在语言表达上必须简洁精炼。在写作过程中,要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裁剪取舍,上级精神怎么引用、不同口径的素材如何去伪存真;如何用好短句、常用词,避免复杂句式和生僻词汇;怎么做好修饰语的选择、留用和删除,都有值得琢磨的空间。三是难在理论上必须功底深厚。如何在写作中紧跟时代步伐,如何贯穿好党和政府、政协最新的部署、要求和方法,如何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气,都是摆在写作者面前一座座亟待克服的高山。

改进文风要做实功。改进文风是一场持久战,是对个人文字能力、思维水平的重要革命。要改进文风,写出简洁清新的好文章,必须要做到三点。一是实打实学习打基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党委政府政协最新工作要求,提高理论功底,打牢基础。二是实打实调研摸情况。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坚持不调研不动笔的原则,多到一线,多到基层,多与群众沟通交流,用翔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支撑文稿,做到数据直观有力,案例生动具体,观点清晰明了,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增强内容的可信度和建议的可操作性。三是实打实埋头码文字。在别人读来越简洁的文章,写作的过程越不简单。要坚守“五步工作法”——明确主旨、深入调研、搭建框架、锤炼语言、反复打磨。在行文方法上遵循简洁原则,开门见山,直接阐述核心观点和关键内容,避免冗长的铺垫和无关紧要的叙述,直接点明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不绕弯子,让人一目了然。在风格上追求朴实自然,以平实的语言表达观点,不华丽堆砌,不故作高深,使材料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改进文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作为政协工作者,要将改进文风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任务,将其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升文字能力水平,以清新、务实的文风为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