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记忆(二题)
□李芝惠
永兴的文化密码
当金黄的油菜花在春风中泛起涟漪,太极队的微信群里便炸开了锅。一场“观油菜花游人民公社”的春日雅集,通过指尖接龙的方式迅速汇聚起数十位同行。永兴这座位于黔北的历史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永兴古镇的历史,就像一幅宏大的画卷,值得人们细细品味。这里的街道长,巷子也多,以前是商贾云集的热闹地。特别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一年级在这儿办学将近七年,从永兴走出了以李政道为代表的多位著名科学家,留下了浙大教授楼、兰亭茶社、李氏古宅、欧阳曙公寓等浙大办学旧址。随着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的传扬,永兴古镇名气越来越大,尤其是这几年,经过一番打造,古镇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吸引了众多游客。
初遇永兴是参加友人的婚礼。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步入永兴中学,绿树掩映的校园里,茵茵绿草铺就的操场上,三三两两的学子身影跃动,周末的校园没有上课声,学校就如古镇般清丽文雅。那时的古镇像蒙着面纱的少女,神秘而令人神往。而后因工作缘故多次造访,每一次深入街巷,都如同翻开新的书页,让这份神秘愈发深邃。
每年学校的文艺汇演都是古镇的盛典。无论是操场上的露天剧场,还是礼堂里的精致舞台,都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观众坐得满满当当,表演那叫一个精彩,高潮一个接一个,氛围热烈欢快。
也曾多次陪着浙大校友去永兴。当年在永兴工作的浙大教授子女们,肩负着重走父辈浙大西迁路的使命,在永兴的古街古巷、教授楼前探寻、追思、拜谒,寻找父辈的足迹。记得浙大西迁七十周年那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好多浙大校友回到永兴,看到当地百姓扎着红腰带、扭着秧歌热烈欢迎的场面,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场景太难忘了,一直记在心里。
如今沿着石板路逛古镇,对我来说已经是常事。跟随文化站长和同行探访古镇,如同读一部立体的文化百科全书:四合院中的石水缸叫太平缸,有防火功能;围墙顶部造型雄壮怪异的墙叫马头墙,其曲线勾勒出建筑美学;叶子烟巷的老牌坊、老铺面、石磨石碓窝、竹斗笠棕蓑衣……传递出古老而久远的生活气息。
欧阳曙公寓的石库门,不仅坚固耐用还有文化底蕴;天井青石板上的动物化石,让人增长知识;浙大师生演出的戏台,仿佛能看到学生们活泼开朗地排练和演出。欧阳曙先生辞官修志的故事令人动容,那部厚重的《湄潭县志》,正是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无声誓言。
漫步在倪氏染坊的旧房前,印象中的几口巨大染缸仿佛仍热气腾腾,土白布在蓝靛中浸染,在风中摇曳出时光的韵律。
印江传来的油纸伞,撑开的不仅是雨季天空,更撑起了戴望舒诗中的浪漫想象。
绣花针绣出的背带,繁花似锦,带着历史的温度,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绣花巷的历史也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展。
当暮色浸染人民公社的檐角,油菜花的芬芳与美食的香气交织。落锅鱼鲜香扑鼻,土豆丝爽脆入味,折耳根带着山野的清新,醡海椒的酸辣在舌尖绽放,还有豆豉腊肉、宫保鸡丁、炸面蒸扣肉等带着泥土气息的佳肴,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延续。叶子烟巷的烟火气,绣花巷的针脚密,绘画巷的墨香浓,雕刻巷的匠心巧,共同编织成永兴古镇的文化经纬。
这座被时光浸润的古镇,用一街八巷书写着文明的密码,用一砖一瓦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当我们离开时,油菜花的金黄仍在眼前摇曳,人民公社的炊烟仍在心头萦绕,而永兴的魅力,如茶香般氤氲不散。
黄家坝的转折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圆,小镇黄家坝就是我的圆心。刚出生,我的户籍就落在黄家坝;读高中时,把我作为备取生的决策者在黄家坝;读师范,不仅升学考点在黄家坝,校址也在黄家坝的花江坳;我想去远方,也都必须经过黄家坝。事实说明,无论走多远,家乡都与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酸涩还是甜蜜,陌生还是熟悉,讨厌还是喜欢,黄家坝都出现在我人生的重要时刻,成为必经的转折点。
曾经,只有一条街的黄家坝以堵车出名,过往行人伤透脑筋,遇上赶场天,街道两边都摆摊撑起的遮阳棚,把本就不算宽敞的街道变得更窄,如果车辆相遇,更是堵得心烦意乱。为了改变交通瓶颈,黄家坝新修了一条大道,堵车状况一下就缓解了。乘车路过,一路畅通,心情格外舒畅。有时也会感叹,因为与同是镇政府所在地的余庆县松烟镇相比,觉得黄家坝的市政规划稍显逊色,两边房子造型也略显小气。但随着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设置,黄家坝又有了另一条绕街大道,一些大型企业和商贸市场纷纷落户,镇政府所在地已纳入县城规划范畴。巨大的发展变化应了一句话,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最令人感慨的变化,是开始新农村建设后的桃花江。
桃花江与湄江河汇聚处,江面开阔,绿水青山风光极好。新农村建设,将这里的水面再次拓宽,形成烟波浩渺之势,每周一场的水上舞台文艺演出,加上造型各异的水上喷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人,桃花江迎来了空前繁荣。我一直设想着,如果请一位厉害的导演指点一二,来一场《印象刘三姐》似的水上演出,那得吸引多少游客来啊!
桃花江一带围绕茶主题,铺设了许多景点。
屹立江边有一座造型宏雅的茶博会展中心,它接待了多届茶博会来宾,以茶会友,以茶言商,以茶兴县,成就很多佳话。
那套青花瓷大茶具,像一群古色古香的美人,典雅大方,亭亭玉立于青绿山水间,纯厚而清丽。还有高速路口的大茶壶,水源源不断从壶中倾泻,既让路途劳顿者倍感舒适清爽,又表达了主人以茶迎客的美好意愿。
湄江河边上的系列人物造型,讲述了茶马古道的悠远故事。这些故事汇成一组茶树拼图:“湄潭茶乡欢迎你!”
桃花江边的邓家寨尽显妖娆,风雨桥、紫藤长廊、向日葵园、农家乐……无论何时走进邓家寨,迎面而来的都是喜气洋洋。
黄家坝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成了文化活动和商贸旅游的中心,想必今后会更加繁华吧……
永兴古镇一角
黄家坝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