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315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推动我省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食品产业上牵亿万农户,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下联亿万国民,与公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相关提案。


现状分析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特别是12大特色产业的聚集发展,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省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逐渐显现,影响了我省农产品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深加工不足,市场运营不精;企业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优;支持力度不够,及时跟进不紧;知名品牌不多,评估价值不高四个方面。


对策建议

  立足本省优势求突破

  一是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良好、“干净”、立体气候丰富、冷凉资源独特的优势,切实走农产品“小、快、特、优”之路,促进我省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二是依托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推动农产品加工“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三是努力实现单品深加工要有突破、品牌创建和推广上要有突破、附加值增量上要有突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要有突破。四是以深化广东市场产销对接机制为突破口,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

  进一步优化科学布局

  一是在结构布局上,要以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二是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以龙头企业牵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加工在城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布局体系。

  切实筑牢发展基底

  一是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畅通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市场竞争力。二是在全省选出几个重点单品培育和打造,带动助促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三是强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品牌意识,加快品牌创建。四是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的行业龙头,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

  大力加强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带富能力建设,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深入完善配套体系

  一是完善财政金融扶助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二是完善农产品加工监测考评体系。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完善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