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918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3-2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安龙

 

□文/图 杨 煜

 

  1935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2师4团及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长征到达安龙县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随之进入安龙县城。国家银行行长是毛泽东之弟毛泽民,他们驻扎在安龙县城大田坝蒋德安的私宅内(今县印刷厂),并在此开展银行业务,主要任务是沿途筹款,负责运输、保管和供应纸币。在安龙县城驻扎期间,他们主要开展了中华苏维埃钞票的发行和兑换工作。

 

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

  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经济方面,坚持公买公卖,购买日常用品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以下简称“苏维埃纸币”)支付,店主不要“苏维埃纸币”的,以通用的银元或铜钱支付,红军离开时将支付给老百姓的“苏维埃纸币”全部兑换成了银元或大洋、小洋。

  红军在老乡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急需者则有借有还,从不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坏东西向物主道歉、赔偿。用了群众的粮、菜、柴,一定公平付酬,物主不在家也都是如此。红军驻马路河(时属安龙县)的部队当夜不慎失火,烧毁了农户周光明的1间茅草房。红军对周表示歉意,用4锭银子、1担谷子和部分衣物等作为赔偿。事后,龙山地主蒋德安伙同屯脚区长贺嵩高将红军赔偿给周光明的银钱全部讹诈而去。

  安龙县城住户郭腾光,因受国民党当局的反动宣传,在红军进入县城之前逃到黄草坝等地。红军离开后,郭腾光回到家中,他母亲告诉他:“红军来家中看过了,家里的东西一样也没有动。”他上楼一看,家中的红糖、粮米一样也没有动,就连他匆忙离开时掉在地上的一块银元也没有被捡走。家人还告诉他,红军进城后,他们家还照常营业做生意,收到的“苏维埃纸币”全部兑换为了银元。

  红军在安龙县城期间,一位站岗的战士口渴了,向老乡要水喝,付给老乡1个铜钱;铁匠黄正祥给红军修理马笼头,不慎烧坏,又急又怕,红军战士来取货,不但没有责难他,还安慰他,并照常给了他几张“苏维埃纸币”,黄正祥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北乡,红军遇见拖着孩子外逃的向珍素,便亲切地给她讲明道理,然后去她家做饭,给了她3个铜钱。向珍素见红军说话和蔼,办事公平,又见伤病员忍受着折磨,便立刻烧开水给伤病员、战士们喝。红军临走时给她一些粮食和18块滇洋,并把屋子内外打扫干净,将水缸挑满水。

  红军路过龙广时,正逢龙广赶场,纳桃村贫农吴发春割了1挑马草到街上卖,红军用1块滇洋买走,那时这块钱可以买到5升米。龙广街上的老大娘李明珍,挑了担加红糖的甜酒水给红军战士喝,红军战士饮后即拿出1块大头银圆和四川大铜币付给这位大娘。 红军请挑夫不强迫,还付现钱,给饭吃,挑夫回家后都很满意。赖山农民窦朝云和纳兰农民王泽忠替红军挑行李到兴义顶效,红军给了每人1块大洋。

 

兑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

  4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在钟鼓楼、东门、西门等处贴出告示,告知城内群众如收到“苏维埃纸币”可到大田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兑换小洋、滇洋和大洋。

  21日清晨,红军将离开安龙县城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工作人员敲响铜锣通告安龙县城居民,到大田坝银行驻地将红军战士购买物品支付的“苏维埃纸币”兑换成小洋、滇洋和大洋,直至将在安龙县城支付的“苏维埃纸币”全部兑换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工作人员才将居住的院落打扫干净,然后整队出西门追随大部队向西进发。

  红军将“苏维埃纸币”兑换成银元或大洋、小洋,一方面是避免因“苏维埃纸币”不流通,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当地百姓受到牵连,因为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当局必将搜查当地百姓,并将“苏维埃纸币”作为所谓的“通共”证据,累及当地百姓。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虽然仅在安龙县城驻扎了一天时间,但在这一天时间里,发行、兑换“苏维埃纸币”的做法,既活跃市场保障红军供给,又维护了“苏维埃纸币”的信誉,维护了当地群众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既为部队购买到了军需用品,同时极大地宣传了红军的政策,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军民鱼水情深

  红军长征经过安龙,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安龙各族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礼物。

  在安龙县城,红军司令部部分人员在北大街27号黄友初家休息,首长在堂屋办公,红军烧水用柴、用物给钱,没有乱要黄友初家一件东西,红军走的时候还送给黄友初的母亲一段进口华达呢布料。

  在马鞭田,有几个红军战士路过刘云芳家门口时,刘云芳的母亲看见他们衣服又脏又破,大都光着脚,但从没有乱进入百姓家,没有动群众的一草一木,更不乱拿一针一线,便叫他们到家里吃了几碗稀饭,喝了几杯水。红军战士走时拿着钱塞给刘云芳的母亲,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战士,刘云芳的母亲不忍心,说什么也不要。最后,只好收下了红军战士送给她的一段绸布、一块名花多吐香瓷屏和一个瓷壶。

  红军过安龙时赠送给群众的礼物,不包括群众分得的实物,有线索可查的有10余件,这些珍贵的礼物说明了当年红军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它们是中央红军留给安龙人民永久的纪念。

 

 4305-3-1.jpg

修缮后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安龙旧址

 

 4305-3-2.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安龙旧址内景

 

 4305-3-3.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安龙旧址展陈的钱币

 

4305-3-4.jp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安龙旧址陈列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