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918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3-25

勇担社会责任 笃行公益事业

 

——记贵州省河南商会会长、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哲

 

□李金顺

 

  草长莺飞天渐暖,柳绿花红映入眼。三月的一个春日下午,笔者拜访了贵州省河南商会会长、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哲。

  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排除困难积极扩产,全力以赴保障贵州省抗疫防护物资表现突出,在前不久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王学哲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称号。

 

  1993年, 23岁的王学哲背井离乡,只身从河南长垣到贵州从事医疗器材代理服务。

  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市面上仅有的口罩等耗材被一扫而空,再有钱的医疗单位也无法购买到产品。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贵州很多医疗单位直接对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弄到口罩、脱脂纱布及相关隔离器械,哪怕是原材料也行。王学哲从河南老家采购的口罩等耗材,常常在运输过程中就被“截流”,根本运不到贵阳。看到医生都动起手来做口罩等急需耗材的场景,王学哲深感责任重大,毅然于当年8月创办了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经营医疗器械产品。

  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到2020年,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贵州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作为贵州省医药行业第一家作出反应的企业,王学哲讲述了他亲自带队运送医疗器械到灾区的经历。

  地震发生的当晚,王学哲就联系公司股东,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公司的产品送到灾区。第二天上午,他们和四川省红十字会联系,由于对方正在开会,没有得到确切答复。与此同时,王学哲一边组织货源,一边向省药监局报告,于5月13日晚上9点半,带着载满捐赠物资的卡车连夜赶赴灾区。5月14日上午抵达成都,下午物资送达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都江堰市市长和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院长看了货物单后,激动地说:“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

  从都江堰归来后,王学哲又相继送去了两车急需物资,总量20多吨。

  在大灾面前,王学哲不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平时也用行动传播爱心。在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发展的过程中,王学哲曾捐赠近百万元帮助清镇梁家寨水利建设等民生工程,向贵州省相对贫困的23家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和贵阳市相对贫困的27家乡镇卫生院捐赠了价值400余万元的医疗器材。节假日期间,王学哲还带领公司员工看望地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州各界紧急动员,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医疗物资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口罩和防护服需求量较大。据了解,仅医护人员使用的N95口罩,贵州每天至少要消耗25万只。疫情暴发初期,全省仅有4家口罩生产企业,产能每天9.5万只,其中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产能6万只,占63%。

  1月28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来到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调研,希望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为全省疫情防控多作贡献。

  王学哲当即承诺:“5天之内,调集150万只口罩到贵州!”

  随后,王学哲立即安排部署从老家河南新乡调集口罩的工作。经过艰苦努力,王学哲购买了160万只口罩运回贵阳。

  “160万只口罩虽然不少,但对于全省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要满足省内需求,只有迅速扩大生产才是唯一的出路。”想到此,王学哲决定:“想法增购设备,不计一切成本,加紧生产。”

  顾不得休息,王学哲再次返回河南,整体收购了一家拥有9条生产线的口罩生产企业。在将设备和材料全部运回贵州的同时,把原厂13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也全部高薪聘请到贵阳,确保设备高效安全运行。

  2月4日,设备运到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工程师们连夜安装调试,2月5日就形成了每天63万只口罩的产能。公司生产的医用口罩,自2月6日起由贵阳市政府统一调配,自2月16日起由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和贵阳市政府统一调配。与此同时,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实行军事化管理。

  工作是紧张而有序的。工人们加班加点,轻伤不下火线。期间,有两名员工手指受伤,一个缝了4针,一个缝了10针,包扎后又继续上班。3月9日,有3名同志火线入党。王学哲全家上阵,吃住都在厂里,有时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在全力生产过程中,清镇市消防人员也到现场巡查,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个多月内,王学哲将口罩生产线从1条增加到19条,口罩日产量达到115万只。

  在逐步扩大生产、缓解口罩需求的同时, 2月中旬,王学哲又购进60台缝纫机、33台贴条机等相关设备,生产医用防护服。清镇市相关部门帮助招工、培训,公司防护服日产量从零达到2500套。

  随着口罩和防护服产量增加,需求压力逐渐得到缓解,3月22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和贵阳市政府结束了对公司防疫物资的统一调配。

  “履行社会责任,将爱播撒人间是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立企之本。”在满足政府统一调配之后,王学哲不仅做好市场供应,还先后向贵州省外事办累计捐赠医用外科口罩18万只及防护服960套;向清镇市教育局捐赠医用防护口罩2万只;向贵阳市第一中学捐赠医用外科口罩6万只及手消凝胶300瓶;向贵阳市第十八中学捐赠医用外科口罩3万只及手消凝胶300瓶;向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捐赠医用外科口罩2000只及防护服14套、一次性使用无菌橡胶外科手套300副;向省药监局捐赠医用外科口罩1.3万只。截至2020年5月14日,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共捐赠医用外科口罩30.5万只、一次性使用无菌橡胶外科手套300副、防护服974套、手消凝胶600瓶。

  据统计,在战“疫”期间,贵州天使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累计向全省提供了5000多万只口罩,圆满完成贵州省抗疫防护物资保障任务,并向社会各界捐赠价值170多万元的防护物资。

  王学哲和他的“天使医疗”,在危难关头自觉地站出来,勇担社会责任、笃行公益事业,实实在在体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作者系省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