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890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1-28

用法律手段护航健康营商环境

  

——访省政协委员张荣收

  

□本报记者 李 丽

 

  “省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展现了去年及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明确了2021年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以及远景目标。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报告,我听后很激动、很受鼓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广东总商会会长张荣收说。

  记者了解到,张荣收委员从广东来黔创业已有23年,对贵州感情深厚,他为贵州取得的优异成绩点赞,为未来更好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表示,作为省政协委员要深刻领会省两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广东在贵州投资的企业已达万余家,投资金额达1万多亿元。涉及医药化工业、矿产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商贸物流业、种植业、酒店业、娱乐业、互联网等领域,这些新贵商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解决就业、助力扶贫、慈善公益,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都作出了贡献。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贵州省广东总商会积极行动,广泛动员,凝聚力量,号召总商会成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主动捐款捐物,为抗击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截至2020年2月20日,贵州省广东总商会有80多家爱心会员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充分体现了贵州省广东总商会会员企业的大爱情怀、社会担当。

  张荣收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脱贫之后要防止返贫,建议制定防止返贫的方案及实施细则。

  今年两会张荣收委员带来了《关于完善立案登记制度,防止恶意立案保全、虚假诉讼的建议》提案,他指出,少数当事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利用国家司法为民、便民的政策,滥用诉权来进行恶意保全、虚假诉讼,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因此亟需重视。

  在现实中,张荣收委员曾碰到过典型的恶意保全诉讼案例,这引起了他的重视和思考:被保全的当事人申请复议后是否应当进行简单的实质审查,有何制度可以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如何避免经过冗长的诉讼程序给被保全的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被保全的当事人有何补偿渠道?

  恶意保全、虚假诉讼对司法制度和公民合法权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不乏法律规定,但因其极大的隐蔽性,所以完善立案登记制,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立案时仅进行形式审查的规定,去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厉惩治、打击滥用诉权进行的恶意、虚假诉讼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张荣收委员建议,司法机关成立专门部门或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恶意保全、虚假诉讼等违法诉讼行为的整治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其次,建立违法诉讼行为预警机制,利用科技、大数据等手段识别筛查可疑诉讼行为,设置程序门槛(不予受理或不予撤回起诉等)增加违法诉讼行为人的造假成本;第三,重视当事人的申诉请求,一旦发现存在违法诉讼行为的可能性,应通过增加担保方式、提高程序效率等方式避免伤害、减少损失;第四,加大对违法诉讼行为的查处力度,除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外,可向社会进行公布,引导当事人诚实守信、合法诉讼,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树立起司法部门的权威与尊严,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司法的公正、公平和正义。

  

 4277-B1-1.jpg

张荣收委员建议

  整治恶意保全、虚假诉讼等违法诉讼行为;建立违法诉讼行为预警机制;重视当事人的申诉请求;加大对违法诉讼行为的查处力度;用法律手段护航健康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