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282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25

  近年来,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考研、考证成为年轻人“充电回炉”,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43.9万人共用一座图书馆,公共自习空间供给与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定差距,种种原因催生了共享自习室,这种付费式自习室相继在中国一些城市兴起。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已有11家“共享自习室”,每小时收费标准从5元到10元不等。记者走访后了解到,贵阳大部分自习室分为开放阅读区、独立学习区、共享休息室等不同的功能区供大家选择。

  自习室的WiFi功能是必备的,商家还准备了饮水机、微波炉、打印机等日常用品和免费提供给客人饮料、点心等食品,不同风格的自习室也有各自的特点,独立沉浸式学习“格子间”配置着插座、台灯、储物柜等物品,功能齐备,因而深受欢迎。

 

今天,我们这样阅读

 

□本报记者 刘启靖 王 吟 何佼阳 李昊霖

 

共享付费自习室有一群时尚的年轻拥趸

 

  在贵阳市银海元隆广场小区的一家自习室,记者见到了正在看书的王梅女士,趁着她休息的间隙有了如下对话:

  记者: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自习室的?

  王梅女士:女儿椰子今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回到贵阳家中,按照我们的计划,她是在家学习待考研究生,就在她回家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我发现她经常往外跑,出去的时间还比较长。刚开始有些担心,毕竟是个女孩子,在担心安全问题的同时,还怕她沉浸于游乐,耽误了考研。问椰子这段时间都到哪去了?从椰子口中得知,她这段时间都在某自习室。

  记者:您所知道的自习室是什么样子的?

  王梅女士:自习室,其实这对我并不陌生,椰子读大学时学校就开放了教室或者图书馆的一个角落让同学们自行学习,省市图书馆也为读者提供了自习场所。但是,椰子已经毕业,不可能去学校自习室,但据她说也不是去省、市图书馆。几经追问,椰子以“土老帽”开洋荤的神情告诉我,这是“共享自习室”。她还特别强调说:“知道吗?共享?不是有共享单车、电动车、汽车吗,这个是共享的自习室。”

  记者:共享自习室您能接受吗?与您想象中的有没有不同?

  王梅女士:“能接受,你看我不是也到这来了吗?”王梅女士笑道。说起第一次到这个自习室,王梅女士是征求了她女儿椰子同意的,自习室给她的第一印象很安静,比较适合学习。王梅女士继续说道,“原来担心女儿会与同学朋友在自习室以学习之名行玩耍之事,了解这个自习室后,顾虑全消了。来这里的自习者很认真、自觉,确实能保证安静的环境。虽然去自习室学习要交一定的费用,但女儿喜欢并且可以学有所获是值得的。

  采访中王梅女士说,现在连她自己也会偶尔到自习室来,这里的人相互间都不认识,都保持绝对的“静”,做到互不干扰,看看书抑或让自己与自己“对对话”,理清一下纷乱的情绪……

  今年9月初,记者在贵阳市花果园的一座写字楼里,找到了这家置身于众多门牌中的“共享自习室”。

  “考研:107天”

  “国考:82天”

  “法考:58天”

  “CPA:38天”

  进入自习室,映入眼帘的是门口各类考试的倒计时公告牌。清静的环境和沉浸在学习中的“顾客”,在这一百多平米的空间里营造出十分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前在江苏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教室没有WiFi、宿舍也有干扰,学校图书馆也时常‘爆满’,在同学的介绍下去体验了这种付费式自习室学习。第一次去感觉体验真的很好,后来也成了我的学习栖息地。”“90后”的小龙是这家自习室的创始人,两年前毕业后回到贵州,选择了公务员考试。正在“备战”的他,今年5月和朋友合作一同开起了这间自习室,也开启了他“学习+创业”的新路子。

  “我们的原计划是在今年过完年,趁着寒假时期在贵阳开一家自习室的,由于疫情影响,所以推迟到今年5月份才开业。”小龙说,自习室是自助式的,现在他聘了一位年轻人在自习室帮忙,主要负责引导新客人,而自己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这里学习。

  三个多月的时间,来自习室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大多背着书包,有的还会带着饭盒。小龙说:“来这儿自习的人基本都是为了某个考试而来的,开业以来大部分顾客都是20至24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从早上9点开门就来了,一坐就是一天;有的上班族下班后过来,一直到晚上11点打烊,他们才离开。”据他介绍,贵州省考刚结束,一部分顾客也算是“解放”了,现在在自习室学习的考研党能占到一半左右,另外还有一些准备事业单位、注册会计师、雅思等考试的人。

  赵祥是贵州医科大学大三学生。最近,他在手机App上了解到学校附近有一家环境不错的共享自习室,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自习室体验。

  走进这家自习室,赵祥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其次桌椅排列整齐,装修等方面都不错。“可以说是很适合学习的场所。”赵祥表示。

  “我觉得共享自习室,就是另一个模式的健身房。”赵祥在了解这家自习室后说道,一方面,这里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比起多数人家里要好,舒适的桌椅、合适的灯光,风扇空调,甚至厨房等设施应有尽有。另一方面,如同想减肥的人在健身房办卡督促自己,在自习室办卡,也是“逼”着自己学习的一种方法。

  赵祥还借用一句网上热门的语句:“高考之后再难找到一群陪你一起挑灯夜战的人了,然而这个自习室让我想起了当年准备高考的教室。”共享自习室的学习氛围也是一大卖点,当有人在一边认真学习时,对于周围的人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在这里,大家会因为这种良好的氛围,更主动地学习。

  另一位叫作张倩的女大学生是这家自习室的常客,共享自习室对于她来说还有特别的吸引力。每个人对学习环境有着不同的偏好,有人喜爱光线充足宽敞的地方,而张倩则钟情于更加私密的空间。有些自习室会设立多种不同风格环境的区域以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阳光自习区、灯光自习区、沉浸暗室区等。

  “在这里,我的学习效率能提高很多。”张倩说,她是“沉浸暗室区”的忠实粉丝,总体黑暗唯独课桌明亮,再加以隔板包围的“格子间”,能让她沉浸在这一方小天地当中集中精力,百分百的投入学习之中。

  除此之外,张倩表示共享自习室还是她的信息渠道。她介绍道,每天早上9点她就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餐是自己做的便当,带来在自习室的厨房加热,一直到晚上5点才回家。假期时每天的规律自习,除了学习上的收获,她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几乎每天都来,久而久之相互间也认识了,在这里结识的朋友有在备考托福、雅思的在校生,也有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公务员的。平时和他们闲谈,我就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我将要进入的社会。”张倩认为共享自习室还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学前班”,参考他人的经验有助于她未来的求职之旅。

 

去公共图书馆打卡仍是众多“书虫”的首选

  2020年7、8月间,但凡在清晨路过贵阳市北京路贵州省图书馆大门前的人们,都会被这种不常见的景象所吸引。在城市中心的大街上,上班的人群如潮水般浸漫在各种楼宇之间;而主干道上的车流,却因早高峰,排着不规则的队伍蜗行着。

  如果探寻一下,其实答案很简单,在图书馆前排着队的,都是等待着占得图书馆自修室一席之地的学习的年轻人们。

  “最早的7点前就来排起队了。”省图书馆工作人员江振柏告诉记者,“这种‘难得’的景像最初从3月中旬后开始,然后到7、8月份到达顶峰。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疫情造成学校停课等等原因吧!来自修学习的都是准备考研或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到了现在,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学校得以开学,这样的‘自修室高峰’才逐渐平复下来。”

  另一位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图书馆上上下下原有近600个提供自修学习的座位,但也是为了“防控”,设置上要求自修学习的桌椅有相隔,所以之前还为了应对这一特殊情况,又将顶楼的会议室临时拓展为自修室。但高峰期间,仍出现了一“桌”一“椅”难求的情况。而据他们的业内调查,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存在。

  在4楼的自修室里,记者就采访到几位“常客”。通过他们,得以一窥这座城市的书屋里的温馨学习气息。

  来自贵阳市云岩小学的教师刘露说,由于离工作单位较近,她平时也经常来自修室看看书、备备课什么的。主要还时受到这里温馨学习氛围的吸引。而经常有家人或朋友会问:“那样的公共场所,人也较多,不会分心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其时我自己也知道,我在这里,学习、备课,但心也有某部分在忙于徜徉在四周被书包裹着的虚拟风景里,我会随着其间的小鸟翱翔、树影摇摆和光影游移,跟着船只出航,以确认这世界总是在那里,始终迷人有趣。

  在国企上班两年的杨洋告诉记者,我常坐的书桌背着自修室的门,在门的左边。坐在书桌前,我面对着一排排书架。我喜欢在学习之余随便找本书看看,我喜欢书中人物的经历,那些被写作者赋予生命的人物境遇和成长背景。我像是与他们偶遇,暂时地、又全然投入地沉浸在他们的所见与所思之中。

  刚考进贵州大学读研的杜丽这天正好赶回来还一些之前借阅的书籍。考研考了两年,她也在省图书馆的自修室里度过了许多平常但又难忘的时日。她说,现在学校开学了,基本上就没有时间来这里呢!但某些时刻还会不经意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些在这里学习的时光。她说,从我个人来讲,比较热爱重复。我喜欢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日复一日。总觉得某些事会在重复之中发生,某些状况会在重复之中、累积下来的千篇一律中开始松动。而考上研,又是我从这里跨入的另一道门槛。我不会向这里道别,我对这里是既感激又觉得解脱。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 月 14 日,贵州省图书馆 24 小时城市书房对外开放。

  “新增设面积200多平方米的24小时城市书房。”

  “二楼平台增设了130余个自修座席。”

  “收费的自习室有很大的市场,但对于一些真正想要考研或者考证的年轻人而言,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成本可能偏高。”省图书馆办公室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4 小时城市书房是贵州省图书馆创建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之一,是延伸服务,一直坚持免费借阅的公益性质,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举措。他说,以书香点亮心灵,以文化带动创意,以活动触发城市的脉搏,公共图书馆打造别具一格的城市书房,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崭新的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动阅读的人文空间,还搭建了一个集阅读、展示、休闲于一体的文化驿站,进一步促进“书香贵州”建设。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是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公立图书馆自修室也是在时代的进步之下,用自持的丰富资源为民办实事的必要之举。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赵祥、张倩、小龙、王梅、椰子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