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钟山”的全域旅游新路径
□本报记者 李 丽
盛夏7月,“中国凉都”微风拂过,碧波荡漾,鸟叫蝉鸣、蛙声一片。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经受酷暑考验时,“中国凉都”六盘水却独享一片清凉。
此时举办的六盘水夏季马拉松赛激荡着全民的热情,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钟山区也在尽情释放着它的独特魅力。
明湖,隽永深刻;彩虹桥上,一眼望不到边。在明湖边上的这场奔跑,一定能成为多年以后参赛者记忆里最有色彩的节点。
瑶池的水,清澈湛蓝,滋养着这片土地,让凉都始终生机勃勃、生意盎然。湖上掠过的飞鸟,似乎也留恋这片绿水青山。
梅花山索道上来回穿行的轿厢,配上这明湖的湖光山色,成为一幅唯美的山水画。这条亚洲最长的山地索道,是凉都人发展全域旅游的拳拳之心……
赛道上奋力奔跑,凤池里自得怡然。这便是“凉都”的气质,松弛有度、动静皆宜,也生动演绎了钟山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路径。
“硬件”建设日益健全
在六盘水“中国凉都”整体品牌的打造下,钟山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培育以贵州屋脊大山水、中国凉都大气候以及国际度假大产品为载体的度假休闲项目,同时注重全产业发展,促进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着旅游兴,提出了“全域旅游、全景钟山”的发展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加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在旅游要素完善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旅游扶贫培训,注重乡村旅游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力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先后开发打造乌蒙磅礴·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三线文化城·水城古镇、醉美乡愁地·农耕博览园、凉都花海·大河堡、康养胜地·月照养生谷等十余个精品景区和度假区。钟山区现有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大河堡旅游景区、月照养生谷旅游景区、梅花山景区、凉都高原比女街5家3A级景区,韭菜坪景区1家4A级景区。此外,推进全区自然村寨提级改造,打造乡村旅游村寨15个。形成滑雪运动、花海度假、郊野休闲、乡村旅游、文化古镇等多个产品互为支撑、多点多极发展的旅游业态,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初步具备。
交通条件空前改善。月照机场通航11个省市,杭瑞高速、六六高速建成通车,六威高速快速推进,六安高铁启动实施,六赫高速规划建设,贵昆、内昆、水柏铁路穿境而过,东接贵阳、西出云南通往东南亚、北上四川重庆、南下广西出海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城市环境极大美化。钟山区与市“联动”,高标准打造“三池三湖”等景点,实施水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城郊工矿区改造,实施城市景观绿化、屋顶美化靓化和城市山体、高层建筑、桥墩灯光亮化工程,推进以“草坪”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建设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街区打造,建设一批“钟”楼,建成了美术馆、凉都体育中心、凉都大剧院。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速。通过三变政策,加快推进农旅互动融合,大力培育和扶持大河、月照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快文旅融合。深度挖掘和大力打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积极举办乡村旅游节、苗族跳花节、郁金香节等节庆活动,以及国学趣味性闯关文化活动。以大健康促大旅游,建成一批康体养生养老工程、养生养老公寓、养生养老服务体系、养生养老乡村。利用山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运动旅游。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充分利用山地特点,开展群众性登山、高原徒步、健步走、自行车赛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该区现有酒店75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酒店2家、按四星级标准建设酒店6家;共有农家乐58家,其中挂星32家;现有旅行社40家。
“软件”升级持续不断
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2017以来,钟山区旅游外事局对区内涉旅企业开展行业检查185次,出动480余人次,联合钟山公安分局、区安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计局、区消防大队等部门对旅游安全、旅游市场环境等开展联合检查10次,出动105余人次。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涉旅企业523家/次,实现行业管理自查自纠覆盖率100%。
完善涉旅企业备案工作。今年以来,该区新增备案服务网点2家,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已办理备案的旅行社(分社)及服务网点40家,占全市旅行社总量的半壁江山。
做好旅游投诉处理。在旅游景区(点)、星级酒店公开了旅游投诉电话,完善了旅游投诉流程,全天候为游客服务,并在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开展旅游咨询回复和旅游投诉受理工作,今年共受理旅游投诉20余起,满意率达100%。
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钟山”为契机,对景区(点)、旅行社、酒店等旅游行业实行“旅游诚信‘红黑榜’”管理制度,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督促、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进一步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已向涉旅企业发放旅游诚信“红黑榜”60块,创文宣传海报1200张,“节约用纸”“少用牙签”贴纸8000贴,门型展架8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兵”绶带85条,“文明劝导员”袖章60个,创文宣传专栏52块,创文相关知识读本13000余册,文明手提袋2800个,进一步深化了钟山的文明旅游品牌形象。
“点子”更新注入动力
为解决景区业态不足与游客需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问题,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活全区旅游产业,深挖旅游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丰富旅游业态,同时为该区招商引资市场注入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从而推动景区提档升级,钟山区印发了《钟山景区业态创新工作实施方案》钟山旅发〔2018〕7号文件要求,各景区(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2018年度谋划创新出3-5种成熟的旅游业态(体验型和经营型,如餐饮、娱乐、住宿、纪念品开发、购物等),补齐景区业态单一,以观光游为主的短板,争取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根据山地旅游产业招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该区谋划招商旅游项目30个,预计总投资298.87亿元。其中钟山区18个项目,预计投资206.6亿元;北部五乡镇谋划12个,预计投资92.6亿元;筛选出招商精包装项目6个,预计投资103.6亿元。
线上线下联合宣传。积极发挥“贵州屋脊·钟山旅游和“智慧凉都旅游在线平台”两个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工作。两个宣传平台涵盖全区各景区(点)旅游资讯推介、攻略、旅游电子推介、旅游+扶贫、旅游优惠政策等各类旅游相关信息;同时对游客提供酒店预订、门票预定、停车位查询、公共厕所定位、景区推介、美食推介、特产介绍、特色农家乐介绍、钟山旅游商品线上购买等服务,更好的宣传全区旅游业。积极与贵州卫视《我在贵州等你》和《美丽贵州》等两个旅游栏目开展钟山旅游专题宣传工作,并已经在贵州卫视的《我在贵州等你》和《美丽贵州》两个旅游专题节目进行播放。主动与携程、美团、去哪儿、驴妈妈等知名旅游APP及乌蒙新报等市级主流媒体进行洽谈,拟定钟山区旅游宣传相关合作方式,有效扩大旅游宣传覆盖范围,钟山旅游的名气正越来越响亮。
近年来,钟山区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等8项荣誉称号,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75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1亿元,同比增长65.23%、58.01%。其中接待外省游客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36.64%;入境游客1015人,同比增长7.5%。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在规模较大、总量较高的基础上保持了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