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356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5-17

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蔚然成风

——随省政协社法委调研组专题调研侧记

□本报记者 蒋兴华

  4月26日至5月8日,为了解我省农村就业情况,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省政协社法委调研组到黔南州、毕节和遵义市调研。作为随同的工作人员,记者感受到,我省在认真抓好农村移民搬迁安置、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等取得了可喜成绩。由此可看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党委政府、部门、企业齐头并进努力,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并与全国同步小康,完全指日可待。

  

  初夏4月的贵州大地,气候说变就变。

  4月26日,在突如其来的密集的雨点中,调研组一行考察了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认真听取贫困群众入住后的生活和就业情况介绍。之后,到贵州新山地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贵定县海螺盘江有限责任公司、德发制衣有限公司、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调研,认真询问、了解企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工资收入、劳动保障以及农民工培训等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农村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家庭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作为调研组选择的第一站,记者的感觉是,黔南州的农村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举例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以职工服务站(点)为载体,都匀市总工会通过省、州总乡村振兴“雁归圆梦”行动,培育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活动,采取3、2、1筹款方式,每年帮助一家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企业或合作社贴息6万余元,让这些企业自己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改新以及推进供给侧工作等手段,增加农村就业人员,解决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问题。从2015年起,据不完全统计,该总工会通过“惠工贷”贴息培育返乡农民工创业创办企业,解决农村就业人员400多人。与此同时,该总工会还会同人社等相关部门,每年都在春季举办1-2场“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招聘会,解决了都匀市各乡镇农村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黄艳是众多农民工中受益者之一。黄艳是黔东南州榕江平江人,自嫁到都匀后,有幸参加贵州新山地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招聘并被录取。在经过为期一月的培训后,黄艳怀着喜悦的心情上班了。黄艳的工作是为电动车喷漆,目前,黄艳的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这在过去,她说她想都不敢想。

  

  5月4日,车子在大方县蜿蜒的山路上急速驰行。一个小时后,调研组到达坐落于达溪镇冷底村的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方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自2014年经毕节市政府牵线搭桥有关方面引进后,已建成两条生产流水线,每天可生产食用菌棒150吨,日装菌棒18万袋。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大方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大方的区位、地理、人力、政策等优势,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目前提供就业岗位800个,不仅解决附近达溪镇的贫困群众就业,还扩大到大方县的核桃等8个乡镇数十个行政村,吸纳了贫困劳动力580人就业。在该基地,人均月工资收入达2200元以上,最高收入达到5000元。

  陆林是核桃乡人,是基地冷库的搬运工。他告诉记者,他是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较早上班的农民工,她的堂哥和妻子都在该公司上班。目前,他和妻子的上班收入加起来,可以拿到8000多元。

  记者采访得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大方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海鲜菇生产设备改造,技改完成后,该公司可达到日产海鲜菇将20吨产能,年产值约50个亿,这样一来,该公司将吸纳贫困劳动力5000人就业。

  如果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那么,毕节就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毕节市目前有3个深度贫困县、2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529个深度贫困村,人口92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约780万人,农村劳动力约446万人。截至2018年3月,该市贫困人口96.78万人,贫困劳动力29.37万人。近年来,毕节市结合实际,将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18.7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4107户42653人,促进易地扶贫劳动力就业创业26027人,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市实现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31964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53%以上。

  

  遵义市瞎3区2市、9县和2新区,总人口为801.83万人,农村人口660.75万人,农村劳动力365.5万人。目前在已转移就业的190.53万人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2.1万人,第二、三就业人数158.43万人。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遵义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工作,为建立健全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该市广泛推行“健全一套体制,保障创业就业;狠抓五大举措,促进转移就业;推行创业‘123345’,促创业带就业;突出三个重点,强技能促就业;强化四个服务,促进就业创业;建立两个机制,促进科学决策”等做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特别是,该市以就近就地转移劳动力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等,为农村劳动力提高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创业就业渠道,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蔚然成风,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增多,创业带动就业成效凸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坐落于播州区芶江镇苟江经济开发区的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一家专业提供酒类包装、茶叶包装、农副产品包装的设计、研发、制作、生产一条龙服务的印刷包装企业。为促进地方贫困群众就业工作,该公司秉承“一次相遇、一生结缘”的公司理念, 广泛吸纳附近贫困劳动力按需按愿开展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经培训合格后,就根据情况安排岗位。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农民工占比95%。

  王忠虎,遵义市播州人,是该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他对记者说,他在深圳闯荡10年,也没有混出“模样”来。自到该公司4年后,他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基本工资+提成+完成任务奖金,每月可收入有6000——7000多元。他告诉记者,在该公司,从全省各地招聘来的女性农民工有几百名,目前,她们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手脚麻利的,每月也可拿到5000多元。

  群山环抱中,一幢幢绿瓦白墙的特色民居,一条条平坦干净村道…… 走进花茂村,任何人都会对眼前充满诗意的美景赞叹不已。

  记者了解到,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专程到花茂村考察,在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情况后,作出了有关重要指示。两年多来,花茂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齐步走,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而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等的打造,就是其中之一。

  5月8日,记者在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看到,花茂村的景美,但比景色更美的,是就业农民工的一张张笑脸。

  “在家门口务工,可以说是顾家挣钱两不误”,刘秀美笑吟吟地说。

  刘秀美在枫香九丰农业园区上班,每月收入可拿到3000多元,如果遇到节假日,到园区参观的游客多并购买瓜果等产品,还可多收入1000多元。她告诉记者,进园区前,他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很不稳定。而如今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高,而且还可照顾家中的老老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