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2164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5-23

坚持以改革破解行业难题、激发企业活力

贵州出租汽车迎行业大变革

□本报记者 李 丽

  5月16日,贵阳神马专车副总裁黄玮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领导手中接过全省颁发的首张《网约车经营具备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结果》,显得些许激动与兴奋。这是西部第1个、全国第7个获线上能力认定结果的平台公司。

  “我们能拿到贵州本土颁发的第一张网络预约经营许可证,离不开各方支持。在国家新政正式出台的背景下,省交通运输厅携手省公安厅、省网信办、省通管局、人行贵阳中心支行、省国税局等主管部门,帮助神马专车再次取得线上身份合法认定,这对神马走出西南抢占全国市场的未来布局,显得至关重要。”黄玮表示,他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力争成为贵州孵化的首个移动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经济“新常态”催生新业态。种种动向表明,贵州正力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推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新改革酝酿新活力

  自国家实施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以来,贵州迅速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省9个市(州)已有贵阳、遵义两地出台出租汽车改革实施意见,毕节、六盘水已发布出租汽车改革落地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余5个市(州)出租汽车改革实施意见正在走相关工作流程。

  据分析,从已正式公布或公开征求意见的城市看,各地综合考虑本地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状况等因素,通过设定不同驾驶员、车辆准入条件,在人员、车辆方面提出细化要求,体现行业适度发展及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定位,符合省里文件的总体框架及精神。

  文件发布后市场反应积极,互联网企业、传统出租企业、租赁公司及部分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等各类主体申请踊跃,神马专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等企业加速布局市场,反映出市场对行业政策、政府管理、发展前景颇有信心。目前,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等在省外获线上能力认定的平台公司,已在贵阳拿到经营许可;本土网约车公司除神马专车外,还有几家正在按程序开展相关申报工作。

  新业态的出现,对传统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倒逼”,传统行业也开始探寻新路。目前,部分城市传统出租汽车行业正加快谋划转型升级,在规范经营权管理、理顺价格机制、促进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规范经营权管理方面,各地按《实施意见》要求,对逐年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的,从今年1月1日起不再收取;一次性收取多年经营权有偿使用费的,正抓紧安排退还已收取费用,如贵阳已退还900多万元,自2016年7月起中心城区全部出租汽车均实现无偿使用。在理顺巡游车价格机制方面,贵阳召开听证会研究运价与成本、油价等联动机制,明确调高巡游车运价,从原8元/3公里上调至10元/3公里。

  在推动巡游车与互联网融合方面,各地按《实施意见》要求,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预约服务等。贵州省交科院联合贵阳、遵义两地传统出租车企业,推出“黔出行”打车平台:只接入正规的传统出租汽车、驾驶员,运营模式延续属地之前政策,收费可线上或线下;特有的智能拼车功能等,可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增加驾驶员收入,部分缓解了打车难问题。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行业稳定形势得到明显好转。《实施意见》出台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立即制定出台《贵州省出租汽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着贵阳、遵义两个主要城市的实施细则公布、相关政策落地,巡游车、网约车相关经营者、驾驶员均看到明确的行业发展方向、管理部门规范管理的决心,对明确改革方向、稳定驾驶员预期等具有明显效果,对维护行业健康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舆论环境也在改善。大部分舆论对文件公布后网约车获合法地位表示肯定,行业内外、不同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网约车新政给予积极评价、主动解读。舆情趋势及变化表明,社会公众、专家学者及广大从业人员的认识更趋客观、理性。

  以改革较为领先的贵阳为例,全市现有出租汽车企业40家,出租汽车8800余辆;其中,中心城区有出租汽车企业19家、车辆7300余辆(包括个体车辆200余辆),其它区(市、县)有企业21家、车辆1500余辆。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的平台公司3家,分别为神州优车、滴滴出行、首汽约车。为推动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新老业态融合发展,该市积极引导传统巡游车进行服务升级,已有3079名巡游车驾驶员、2678辆巡游车加入“黔出行”,6800余名驾驶员、4500余辆车辆加入滴滴出行;推出“定制出租车”服务,通过定制服务电话、互联网方式,由传统巡游车提供预约电召、定制包月服务,丰富市民出行方式;大力宣讲、引导巡游车推广及时电召、电子支付方式,已有60%以上从业人员学会使用,在方便经营的同时提升了乘客乘坐巡游车感受信息化服务的体验感。

  新业态催生新气象

  前几天,一位临时回贵阳开会的乘客因飞机晚点,凌晨才上网约车,上车后发现酒店预定的住宿时间弄错了。此时,该网约车行程管家说:“我帮您查过了,现在索菲特酒店还有空房。”高效、及时的服务,其实是神马公司根据用户此前的出行数据作出预判,司机提前帮用户确认了当天的住宿信息。这是大数据运用创造的新型精细化管理,在类似增值服务方面,神马在为用户订单匹配车辆时,会通过大数据迅速匹配用户标签、行程管家技能,根据用户的商务、旅游等不同属性提供相应服务,如为国外用户优先匹配外语优秀的行程管家;精准记录用户的用车偏好,一般何时、何地等车及去哪里,甚至提前预判用户需求。

  “神马专车在贵阳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其它品牌,在中高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比其它品牌总和还高;在贵阳成功孵化的基础上,神马成都首次上线就取得了突出成绩。”黄玮颇为自信地介绍说,神马现阶段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新能源、高端服务、合规运营”,而专车运营只是“神马模式”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即围绕新能源专车服务构建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推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行业整体发展。目前,该公司正积极与来自全国的资本机构对接,未来将会在汽车后市场、充电桩、大数据、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等方面深度布局。

  “互联网+”新兴业态呈现出活力迸发的崭新局面,特别是以网约车为代表的“互联网+便捷交通”新业态发展迅猛。作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滴滴在国内400余座城市为近4亿用户提供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租车及企业用车等全面的出行服务。

  成立于2016年11月的贵阳滴滴分公司,受益于当地良好政策环境而实现快速发展:每天有超过3万人(次)选择滴滴,通过滴滴平台获取收入的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6万人,其中90%以上为本地户籍居民;截至5月第二周,全市出租车在滴滴平台注册车辆4800台、占比70%,司机注册6800人、占比55%。

  在技术创新方面,滴滴以机器学习为核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其搭建的核心算法模型,可帮助实现更准确的预测能力、智能调配能力,达到最优运力调度;滴滴的业务场景对计算要求、实时性均非常高,用户输入一个目的地,最佳合理调度由滴滴大脑以毫秒级速度计算。同时,通过滴滴云计算搭建大规模实时分单处理平台,可实现多维度最佳订单匹配。

  目前,滴滴已解决供需预测、路径规划、智能派单、预计到达时间(ETA)等多个技术难题;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用户乘车体验,多次对安全举措进行创新升级,陆续上线三证验真、人像认证、背景筛查、车型一致、号码保护、紧急求助、行程分享、7x24安全响应、驾驶行为监测、行程记录等多项安全功能,通过打造事前高门槛准入、事中全程可追溯、事后保险保障基金完善的平台安全体系,保障司乘权益并提供最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

  同时,滴滴正联合贵阳市交管局积极探索OD数据分析、交通大数据课题研究、诱导屏交通指引信息发布等,双方将以数据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为基础,以可持续交通信息服务为目标,全面开展数据挖掘、民生应用的深入合作。

  新旧业态有竞争、冲突,如何实现共赢?为促进出租车行业转型发展,滴滴从流量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三方面进行探索,试图把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通过网约车流量入口为符合条件的出租车引流,并用智能拼车算法进一步提高出租车的运营效率。

  在此基础上,滴滴已形成一整套多元化的融合发展解决方案,可为出租车企业提供出租车智能派单企业版、出租车接网约车单企业版、加盟滴滴快车、加盟滴滴专车等多种合作方式,从而帮助提升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运营效率,为出租车企业、司机提供多渠道的订单及收入来源。

  近期,贵阳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滴滴出行将联合举办“推动出租汽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出租汽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融合发展”研讨会,共同探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交通”发展的良策。

 

  贵州首张《网约车经营具备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结果》“花落”贵阳神马专车。

(记者 李 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