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5期 本期2119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2-28

天柱:发展全域旅游 提速县域经济

□陈光昌

  天柱县城既是城市又是景区,虽然春节已过,但天柱县城及方圆几十里旅游依然火爆。

  省内外游客把目光聚焦在天柱县城的三星岩文化苑、石柱岩、南康村、金凤山,纷纷前来旅游观光,拉动了当地餐饮、酒店、宾馆及运输、农业等产业,爆发原子能效应。如今,除了县城的三星岩文化苑等景点,人们的目光也投向了渡马镇的江东寨芭峦、渡马镇的中国功夫村庄、远口镇的新市村、坌处镇的三门塘、石洞镇的六十丈洞、高酿镇的地良瀑布群等旅游目的地聚集……

  旅游“烧旺”县域经济

  “生意好得很,这可是我看到最旺的一次春节。”站在自家店里,酸汤老酒家的老板欧世云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高兴地说。

  正如欧世云所说,县城作为天柱旅游的中心,春节过后,带着春节长假的“余热”,三星岩文化苑景区异常火爆,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旅游地。在现场,三星岩文化文化苑内人来人往,三星岩前的停车场摆满了各种小车,京、皖、桂等车牌皆有。

  县旅游办负责人介绍,最近一周内,前往三星岩文化苑游玩的游客就达7000人次左右,实现旅游“井喷”。

  旅游的旺盛,带火了餐饮、酒店等产业。欧世云所经营的酸汤佬酒家就在县体育馆附近,距离三星岩文化苑约有一公里,最近接待的游客不少,每天20多桌,收入6000多元。她说:“前几年这个时候客人寥寥无几,今年来客比较多,收入自然高,是前几年的四倍以上。”

  时值中午,她家饭店里客满为患,每桌游客的口音各不相同。欧世云指挥着服务员给游客端茶倒水、点菜上菜,一刻也没闲着。白天如此,晚上也是爆满。

  和欧世云家一样,彩虹柴火牛排火锅店生意也火,尽管距离三星岩文化苑较远,中午未到就来了不少游客,丝毫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老板,给我们来个牛肉火锅。”来自广东的杨先生有点迫不及待。

  “请里面坐,我们马上为您上菜,很快的。”彩虹柴火牛排火锅店老板杨彩娥提着茶壶, 安排杨先生一家入座,边倒茶水边招呼服务员把火锅架上。杨先生一家三口,仅花105元就吃饱喝足。

  “旅游越来越火,餐饮也火,以前这个时候我家一天顶多就1000元收入,这几天每天收入都是8000元左右,收入提高了好几倍呢!” 杨彩娥说。

  不只是欧世云和杨彩娥,在县城各街道两边的饭店酒楼、饮食店等生意特好,让各店老板应接不暇。

  除了餐饮,宾馆的入住率也一路飙升,天柱大酒店的住宿部拥有80间客房,2月25日中午,游客已预定了70间客房。天柱大酒店住宿部经理曾坤表示,今年旅游热,也让酒店入住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

  据了解,和天柱大酒店一样,随着旅游“井喷”,宾馆入住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中低档宾馆,如果不提前预订,有时出现出高价也难求一房的境地。

  事实上,不仅餐饮和酒店经济一度繁荣,而且运输、土特产品及相关服务经济一路向好,激活经济一江春水。

  打造全域旅游大品牌

  天柱旅游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天旅游的火热,让金凤山等各景区在全域旅游的品牌引领下,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形成三星岩文化苑、金凤山、中国功夫村庄甘溪、三门塘等品牌多头并进之势。

  此次旅游热,不仅距离县城不远的金凤山景区游客增多,坌处三门塘、甘溪、洞头寨石林等景区也迎来历史上客流高峰,促使这些景区品牌越来越响。

  “以前我们只知道天柱有金凤山,这一次来到洞头寨景区,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一路观赏芭峦、天坑、龙塘等景区,与大自然的奇观亲密接触,来这一趟真值得!”一个来自北京城的大学生兴奋地说。

  来自广西桂林的王女士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她早上和丈夫驾车出发,先到金凤山游玩后,下午来到洞头寨景区,游完景区已是下午5点过,她感慨道:“以前只知道金凤山,这次游了金凤山,体验了佛教圣地香客对佛的虔诚。而来到洞头寨,近距离看芭峦‘八卦阵’,觉得神秘无比。”

  渡马镇党委书记杨长燕说:“在环金凤山旅游圈品牌的带动下,洞头寨自力更生,不断借力,品牌越来越响,现在游客游玩金凤山烧香拜佛过后,选择来体验芭峦‘八卦阵’的越来越多。”

  环金凤山景区的洞头寨虽然还未经过包装,但随着旅游发展,媒体宣传发力,早已声名远播,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走进洞头寨芭峦,石林迷宫,“中国版图”屹立,石上古树盘根错节。在景区里,游客争相拍照。“以前都不知道金凤山脚下还有这么神奇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游玩后感觉真不错,这里的景色太奇妙了!”锦屏县的何女士第一次来到金凤山旅游,听说金凤山脚下有个洞头寨芭峦后,邀约同伴前来游玩,这一次旅行收获很多惊喜。

  随着金凤山景区项目开工建设,其品牌逐渐家喻户晓,前来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游客最多时达到上千人。

  事实上,现在依托县城周边的金凤山、石柱岩、三星岩文化苑、朗江农业园区的“千亩荷园”等知名品牌,辐射到各乡镇,各景区品牌悄然兴起,共同构成天柱旅游的大品牌。

  构建全域旅游新样本

  自2016年12月以来,天柱县先后启动了金凤山景区、凤园景区、三十里水景长廊、远口特色小城镇、三门塘景区、天柱县城至远口至三门塘旅游道路六大重点项目建设,更是让天柱旅游声誉鹊起,旅游“井喷”,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睹芳容,让天柱县各大景区、乡村旅游点花开茂盛,构成天柱县全域旅游新画面,也拉长了游客游览的时间。

  来自新疆的赵先生一家人领略县城周围的美景后,驾车30分钟,走进古朴雅静的甘溪寨,品味木楼侗寨的别样风情。进入甘溪寨门,一路参观,古老的木楼、曲折的花街、雕花的木床、精彩的侗家武术令他们称赞不已。“以前只是在网上看这里很神奇,看了果真名不虚传。”赵先生说。

  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他走进一户农民家,农民正在烹炒蕨菜粑,粑香四溢,一下子就勾起了他上个世纪70年代艰苦生活的记忆。他说:“来到甘溪,让我回想到了过去,找到了乡愁的味道。”

  不仅是甘溪寨,在县城方圆40里的周边,遍布了诸多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成为游客休闲度假、寻找乡愁的好去处。南康村也是其中之一,自南康村2014年陆续建设文化朝礼区、千亩红豆杉、百亩黄金茶、竹林藏酒等旅游休闲区后,南康村的美丽景观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近年来,伴随着天柱加大打造美丽乡村和传统村落力度,如今南康村已成为游客前来旅游的必到之处。

  “过去游客观赏完县城的三星岩文化苑就走了,现在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吃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很多城里来的游客都愿意在这里吃上几天,玩够了才舍得走。”南康村村民何元钦说。

  现在,以三星岩文化苑、金凤山等为龙头,打造了处处是美景、村村是旅游点的全域旅游景区,为游客创造了赏美景、忆乡愁、品美食、得康养的全域旅游新生活。尤其是以县城为中心,辐射100多个村,更为全域旅游添光增彩。

  因全域旅游,坌处镇农家乐春节期间“开门红”。三门塘村农家乐老板谢梅凤哼唱的侗家山歌反映出她愉悦的心情:“快来三门塘,来刘氏宗祠寻找逝去的辉煌。快来三门塘,在清江调里寻找北部侗族的文化瑰宝!”

  现在,天柱以县城为核心,把金凤山、百里水景长廊、三门塘等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A级景区,“到最美县城、品家祠文化、看莲花观音、住水上客栈、游清江花园、听最长歌会”的天柱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一步一景的旅游方式正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