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3期 本期2078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2-08

贵州在世界舞台精彩亮相

——“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外交部贵州全球推介活动举行

□成嘉廷 王璐瑶 邓 刚

  外交官们眼中的贵州

  12月6日,“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外交部贵州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6位驻华大使和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先后分享自己眼中的贵州。他们高度赞赏贵州的秀丽山川、多彩文化、丰富资源和蓬勃发展态势,表示期待与贵州进一步加强友好交往,开展更多互利合作。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

  贵州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贵州和瑞士有很多方面可以合作。”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开门见山地说,包括环境保护,联合研究和教育,贸易和商业。他说,贵州和瑞士的环境都非常独特,非常美丽,保护环境极为重要,瑞士和贵州在这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合作,如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还有中瑞可持续发展管理培训项目,以及国际竹子保护项目,合作富有成效,潜力巨大。

  在商贸往来方面,戴尚贤大使认为,贵州绿色发展前景无限,不少瑞士公司已在贵州投资兴业,双方有共同的愿景,就是要实际可持续的发展。“贵州是我本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自然风光美丽,文化多元,充满活力。”戴尚贤最后说,“贵州必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肯尼亚驻华大使金扬久伊:

  贵州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贵州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尤其在大数据、大旅游和大生态产业方面,实现了很大的发展。”肯尼亚驻华大使金扬久伊认为,贵州尤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成功地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贵州的成功的发展经验能够给非洲国家有所借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金扬久伊大使表示,贵州在减贫扶贫方面也做得非常的突出,帮助了很多人民摆脱贫困,这对非洲也有高度的借鉴意义。金扬久伊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相结合,这也深深根植到肯尼亚的发展战略之中,相信在这一重要领域和贵州可以开展很好地合作。

  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

  深化合作互惠共赢

  “新西兰和贵州的关系可以回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们就启动了一些对贵州的帮扶项目。”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说,新西兰与贵州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农业的发展,自然环境等等,这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用优势技术帮助贵州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合作方面。

  “近年来,新西兰的很多企业又回到贵州投资兴业,包括在农业和很多其他领域的投资。”麦康年大使多次来过贵州,他说,近年来,贵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如大数据、大交通等方面,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双方在3D技术以及新信息技术和软件运用等方面开展有合作,为双方合作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风从贵州来

  年终岁尾,外交部在京举办的“开放的中国——

  中国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迎来年度收官之行。这一次,世界看见,清爽的风正从贵州吹过来。

  这一场风,越过了千山万谷,踏歌而来:白色的酱香美酒,红色的赤水丹霞;形状如满月的大射电望远镜,灵动像绸带的北盘江大桥,贵州山中珍贵的“宝贝”齐齐亮相舞台中央。

  这一场风,倾倒了各国使节,心之向往:蓝色的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寓意浩瀚大海,贵州犹如扬帆远航的船只;世界各国驻华使节组成重量级的嘉宾团,体验着瑰丽的“听风之旅”。

  贵州之路:风起云涌

  “我这次来,最想解开的一大谜题,就是贵州凭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那么快?”贝宁共和国驻华大使西蒙·阿多韦兰德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说话格外坦率。

  人们记忆中,贵州曾经是这样的路:两千多年前,产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穿越云贵高原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南亚大陆,贵州成为中国同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

  人们今天却发现了一组惊讶的数据:“十二五”期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增速位居全国前3位;今年前三季度,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位。

  从中国经济走廊逐渐迈向经济中心,贵州值得世界为之侧目。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加速度”,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贵州的每一步,都走得风起云涌。

  “那么,贵州到底是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呢?”在推介会之后的专题采访中,莫桑比克《消息报》记者安娜·卡多佐急不可耐地发问道。

  贵州给出了清晰答题:投资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因为前三季度——

  贵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1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减负近500亿元;

  大数据作为抢先机战略强力推进,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46%;

  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49.6亿美元。

  贵州之美:风华绝代

  遇见罗克的时候,他正目不转睛地观看苗族蜡画制作过程。

  在他面前的熊兆美,心无旁骛,巧手持蜡刀,在手工织就的土布上,一笔一划地勾勒着神秘图案。

  一个是英国驻华大使馆参赞,一个是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却因为贵州的风物之美,两个人在内心产生了无声的共鸣。

  “太美丽了!太神奇了!”罗克不停地赞叹熊兆美的技艺。他说从一幅幅方寸之大的蜡画中,看到了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美丽的艺术品,世界上有谁会不喜欢呢?”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但此时此刻,贵州绽放的美丽气质,堪称风华绝代——

  贵山贵水留贵客,多彩的图画展示了一个山之王国:俊美的施秉云台,原始的绿色荔波,以及层层叠叠的遵义海龙囤;

  “贵州玉”展示了山珍宝藏:贵翠汇集白色、浅红、杏色、铁红等多种颜色,玉质温润,每一种颜色都是独一无二、动人心魄的天地灵气与精华集合。

  一直对贵州茶情有独钟的马拉维驻华大使纳蒙德维仿佛圆了一个梦想。

  在贵州“大生态”展区前,纳蒙德维久久驻足。“贵州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个好地方。”他回头告诉记者:“尤其是贵州茶,名不虚传。”

  今年初,纳蒙德维曾来过贵州,三天时间,多彩贵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不仅山美水美,贵州人友好热情好客,民族风情独特多元。”他还表示,贵州茶产业、人文、旅游等方面大有可为,两国之间可以探索合作。

  贵州之魂:风行天下

  美国女孩韩莎莉,长睫毛大眼睛,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连地道的贵州话也听得懂。

  今天莎莉作为义务翻译员,到现场为大家提供文化交流服务。

  不过她的打扮倒让人眼前一亮:身穿一条苗族小花裙,脖子上围着蓝色碎花的蜡染丝巾,手腕一摇晃,银饰手镯叮叮当当作响。“我走在美国大街上,用苗族半裙搭配靴子,好多人都跑来夸奖说好漂亮。”

  莎莉用西方人的视角来发现贵州文化,而在现场表演的贵州民间工匠们,则用手中巧夺天工的作品,呈现贵州人文之魅力。

  侗楼之下,龙女三九正在巴掌大的藏青色棉织布上,飞针走线。只不过,她手中的线,是一根金属锡丝条。

  “从8岁开始,妈妈教我学习锡绣。到现在,我们村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出口到国外了。”龙女三九手中的锡绣,工艺独特、手工精细、用料特殊,具有极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已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用着笔墨,直接一把剪子就能剪出脑海中的图画——这是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帮粉的绝技。

  贵州速度从何而来

  近年来,贵州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这不仅引起国内的关注,也引起外媒的关注。莫桑比克《消息报》记者安娜对此提问:贵州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是如何实现的?其意义如何?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回答说,贵州近年来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投资拉动。贵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位于全省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达到7918.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投资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左右;二是改革推动。贵州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很大,不完全统计,已给企业减负500亿元左右。三是创新驱动。贵州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四是开放带动。贵州今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建成以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和开放式扶贫试验区“三位一体”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创造中国内陆一流的投资环境。

  旅游业对贵州有何意义

  贵州山川秀丽,文化多彩,素有“山地公园省”之美誉。德国《中国之窗》记者狄沛提问说,贵州旅游的发展态势如何,旅游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

  卢雍政表示,近年来,贵州深度挖掘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把大旅游作为长板来抓,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持产业,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达2241亿。

  卢雍政介绍,贵州把旅游作为新经济发展的融合剂,催化剂、推进剂,通过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推动新经济在贵州成长,推动贵州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贵州大数据产业何以风生水起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引人瞩目。凤凰卫视记者倪晓雯把关注点聚焦到贵州大数据产业上,很想了解贵州发展大数据的思考和期待,以及未来机遇和挑战。

  对此,卢雍政说,贵州在发展大数据走在了前列。是国家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不仅是创新推动新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变贵州发展命运。通过大数据产业,助推后发赶超,走出了发展新路。

  新老“贵州名片”引来广泛关注

  12月6日,步入外交部南楼三楼,俨然进入浓缩版的“山地公园省”——贵州。借外交部的舞台,贵州通过实物和模型,向世界展示不同类型的新老“贵州名片”。

  受邀参加贵州全球推介活动的马拉维驻华大使纳蒙德维在“大生态”展区久久驻足。“贵州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个好地方。”纳蒙德维评价说,“尤其是贵州茶,名不虚传。”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689.2万亩,茶产量22.4万吨,均为全国第一。

  茶,成为贵州的闪亮名片。

  贵州作为世界四大蒸馏酒茅台酒的故乡,赤水河畔有机高粱和本地特有的环境相结合,经9次蒸煮、3年窖藏等独有的传统工艺,生产出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享誉全球。

  茅台酒旁边,是贵州“三宝”——灵芝、天麻、杜仲。这些药材在贵州山区广泛种植,既能治病,又能让农民脱贫致富

  “没想到贵州也有高科技的航空航天产品。”站在“鹞鹰”无人机的模型前,一位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啧啧称赞。

  在现场展示的北盘江大桥模型,跨越天堑,雄壮巍峨。北盘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创的空腹式连续刚构——高度世界第一,跨度亚洲第一,也是世界上跨度排名第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国内首次建造。

  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截至2015年底,贵州桥梁数量达17000余座,其中高速公路桥梁6000余座,几乎包揽当今世界全部桥型,世界十大桥梁,贵州占一半以上。

  无论是享誉四方的老名片,还是正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新名片,都代表贵州向世界发出璀璨光芒。

  (据《贵州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