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蒋天宏
近年来,贵定县在全省全州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按照大交通带动大旅游、大生态提升大旅游、大数据助推大旅游、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在推进旅游产业全景开发、全年推动、全域发展、全民参与、全县致富的“五全工作、五全任务”上抓紧抓实抓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井喷式”发展初见成效。
基本做法
一是积极探索旅游项目开发融资模式有了新突破。贵定通过PPP、招商引资、自主融资等模式,着力破解旅游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先后招引贵州兴黔资本四川中大旅游集团、贵阳鸿飞地产集团投资28亿元建设“贵定阳宝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5亿元在金海雪山景区建设“四季花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招引澳大利亚金象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花海水乡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自主融资18亿元新建18公里同城化干道,实现了县内贵新、厦蓉两条高速公路和贵广、沪昆两条高速铁路在半小时内联结,有效打通了全县旅游大通道,实现全域互联互通、通达通畅。
二是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管理有了新加强。为了有效解决景区“有人管”和“长期管”的问题,去年9月贵定先后组建了旅游管理委员会员、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对“金海雪山”等景区重新归行划市,拆除景区内私搭乱建经营场所113处,给群众提供了更加规范的经营场所,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建设、破坏性建设等现象发生。同时,县市监、公安、住建、安监、卫生等部门主动作为、联合服务,通过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对比提升活动,不断加大对县域内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维护经营管理秩序,全县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积极探索旅游景点开发有了新提升。去年,贵定通过对“金海雪山”景区提质改造,加快推进了景区内布依乡愁园、布依百汇长廊、水巷街市、演艺中心等67个景点项目的建设。通过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全县共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32个。目前,南部以“茶+旅游”为重点推动云雾茶旅联动平塘射电科普游结合、中部以“金海雪山”引领田园生态休闲游、北部以阳宝山佛教文化感悟游带动城乡旅游发展的格局初见雏形。
四是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推动精准扶贫有了新进展。贵定始终把发展旅游作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助推剂和试金石,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观光体验旅游”模式推进旅游扶贫。目前,“金海雪山”景区已发展农家乐200余家,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盘江狗肉美食街、沿山美食三岔街、贵州特色美食风情街等,共吸纳周边1000多贫困人员就近就地务工,既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管理,又实现了创收脱贫。同时,贵定还通过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作、推进领略中国·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等,推动云雾贡茶、百合贡粉、益肝草、娃娃鱼面等特色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实现了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营销。
五是积极探索与周边旅游融合联动有了新作为。贵定先后与荔波、平塘等周边县市签订旅游协议,形成旅游联盟,分别与广西、广东等战略协作地旅游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通过联盟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广东、广西、重庆、山东等地参加旅游推介活动。截止目前,该县已经与中国康辉旅行社贵州分公司、中国海外旅行社贵州分公司等120多家旅行社和40多家婚纱摄影公司签订了旅游协议。通过加快互联互通,真正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
六是积极探索推动“井喷式”增长有了新成效。贵定充分借力智慧“彩云”和“大数据”,采取“旅游+网络+”新模式推动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比如:“四季花谷”景点通过同程、携程、美团、公众微信等100余个网络,积极进行宣传营销,并开展微信“点赞赠票”活动,自春节开园以来,网络点击超过350万人次、微信转发超过170万人次。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贵定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1.45%;旅游综合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68.26%,“井喷式”增长的开门红的目标初步实现。
主要体会
一是新机制新模式增强信心。在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前,贵定积极推行“人大政协提前调研征求意见、专业部门论证规划、县委政府决策推进”的工作机制,既统一了思想,又最大限度的规避了风险,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环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贵定大胆探索尝试投融资新模式,与全省第一批采取3P模式,与兴黔资本公司、四川中大旅游发展公司、贵阳鸿飞地产集团合作投资开发建设阳宝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四季花谷”景点,明确由投资方兴黔资本负责资金运作,四川中大公司负责项目策划,贵阳鸿飞集团负责施工建设,县政府负责项目征地拆迁等服务工作。通过“政、银、企”三方合作、三方控股的大3P模式,有效破解了旅游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细、营销策划队伍不专和“企业担心政府服务不好、政府担心企业投资不实、群众担心项目不真”等问题。并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监督、共同管理、快速推进的良好机制,实现了企业增利、政府增财、群众增收的“三增”目标。
二是培育新业态倒逼提功能。贵定通过对“金海雪山”景区进行提质升级,引入“四季花谷”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短短2个月“四季花谷”接待游客突破50余万人次。由于旅游人数成几何式增长,也充分暴露了旅游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倒逼该县新修9.5公里景区环行路、新建7所公厕,并对原有景区道路进行加宽扩容。特别是近年来过镜该县前往平塘旅游的人员不断增多,为了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平塘实现联动发展,更好地承接过往旅客,贵定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在昌明、云雾新修了星级酒店和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加快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倒逼完善服务设施、提升自身服务功能。
三是推陈出新增强景区活力。在对原有景区景点进行提质升级改造的同时,贵定充分结合本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等,不断打造新景点、开发新产品,使贵定旅游产业永保生命力,让前来贵定旅游的游客更多的体验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去年秋收结束后,该县用28天时间在“金海雪山”景区内建成“稻雕文化园”,将稻草变废为宝。并于11月28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稻雕文化艺术节”,稻雕文化园开园3天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同时,还成功申报为“中国稻雕艺术之乡”、“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今年6月底,“金海雪山”景区将陆续建成布依乡愁园、布依百汇长廊、水巷街市、演艺中心等67个景点。
四是旅游带动推进精准脱贫。在加快推进贵定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贵定着力强化群众参与性,大胆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旅游行业的兴起帮扶一批、重点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脱贫一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旅游技能培训脱贫一批、扶持旅游自我创业和自主就业脱贫一批),推动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如:异地移民搬迁过程中,充分依托“农旅”、“工旅”、“茶旅”等优势,在盘江“金海雪山”景区、昌明经济开发区、云雾高效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周边建设生态移民新村,将边远贫地区的贫困户搬迁入住,并在强化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介绍、旅游产业带动等方面融会贯通,有的群众自办了农家乐,有的群众进入周边的酒店、工厂就业,依托产业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脱贫目标。
五是节会为媒宣传提升影响。贵定充分借力新媒体推进旅游景点宣传的同时,还精心策划了“金海雪山”景区以“花”、“稻”为主题、阳宝山以“佛”为主题、云雾山以“茶”为主题的系列节会活动。今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金海雪山·中国首届稻雕文化艺术节”、第十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暨首届贵定特色美食文化节,承办“‘贵州动起来’系列主题体育赛事暨‘金海雪山’全国最美花海公路赛”等活动。以节会为媒,主动邀请各大媒体宣传报道全县景区景点,努力向外展示贵定贡茶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山水风光、田园风光等等,不断提升贵定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