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铸一剑 南源曜九州
——访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会长、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飞
□文/图 本报记者 索小军 董瑶 姚晓凌
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俗称的电改“5号文”),提出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16字电改方针。时隔13年,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开启了我国的第二次电改之路。
“第一次电改,全国民营电力企业犹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而第二次电改,必将给民营服务类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机遇,这对南源来说,无疑插上了二次腾飞的翅膀。” 贵州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飞信心满满地说。
“企业家”罗飞
(2006-2013)
“2006年,随着第一次电改的深入,电力市场慢慢放开,电力服务市场也慢慢成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民营电力服务行业必将有一番大作为,所以,2006年,我辞去了贵州电力试验院技术副总工程师一职,与合伙人一起,创立了贵州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罗飞回忆道。
2007年,南源电力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开磷发电机试验项目。“创业第一单,我们挣了20万元。开磷提前两个月发电,节约下来90万元。”首战告捷让罗飞记忆犹新。
“电力服务不是等发现问题再来解决,而是要比客户更了解他的电力设备,在出问题之前,就能够通过运维、检修,把设备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服务越到位,客户的成本控制就越趋于合理。我们与客户的关系,一定是共赢共生的。”罗飞说。
就这样,抱着做好每一个项目,完善每一个细节的态度,南源在客户的认可和掌声中不断成长。但是,罗飞并没有满足于此。“就这样一单接着一单地做,的确能够赚钱,但似乎与一家科技型企业的身份不符。”罗飞思考着。
2009年,南源电力提出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的创新型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商业发展模式引起了贵阳市高新区领导的重视,被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入“高新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园”。从2009年开始,南源电力作为贵阳市高新区下属企业,得到了高新区政策的大力帮助扶持,正式进驻孵化园。
经过3年的发展,贵州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科学技术公司,主营业务有:电力设备和相应系统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检测、校验及运行维修;电力系统的设计、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防雷装置的检测、试验及计算;电力及防雷产品的研发、制造;工业设备防污、防腐工程及带电水冲洗、工业系统管理软件及应用软件开发;电力设备、仪器仪表、五金工具、钢材的销售。
贵州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共同发现、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收获”的发展理念,“人人是精品,事事做精品”的企业精神和恪守“绵长百年,守诚如城”的企业信念。
“掌舵手”罗飞
(2013-2015)
“在2013年南源电力公司年会上,我首次提出了南源发展的‘三大战略’。‘第一发展战略’是立足贵州,打好基础,做好贵州区域的电力技术服务同时,建设好公司发展需要的各项电力相关资质,为冲出贵州,走向全国做准备,2013年,这一战略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第二发展战略’是南源电力走出贵州,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技术服务,在全国各省内建分公司,目前这任务目标正在实施中,预计2020年前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公司;‘第三发展战略’是立足国内,向东南亚、亚非拉地区扩张,逐步实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电力产业链客户提供电力技术系统集成化服务。”罗飞说。
“我们原打算2016年在创业板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但2013年,‘新三板’很多东西开始明确,我们也开始朝这方面做准备。” 罗飞说。同时,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也将南源电力纳入“新三板”挂牌重点目标企业,协商相关券商对前期准备进行专业指导。经过一系列的准备,2014年7月,南源电力在北交所“新三板”挂牌上市。“通过公司改制和股权挂牌,可使公司在短时间内以定向私募的方式,募集到公司发展所需的各类资金。”罗飞说。
在行业资质方面,南源电力取得了能源局电监委颁发的电力承试一级、电力承修一级、电力承装二级施工证书,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发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电力工程总承包(主项)贰级,环保工程、消防设计工程、核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十项(增项)贰级资质,市政工程专业三项(增项)叁级资质,电力行业(送、变电工程)丙级资质,已成长为电力行业相关资质种类最齐全,资质等级最高的电力技术服务民营领军企业;在电力技术服务业务扩展方面,已实现从电力设计、电力建设/安装、电力试验、电力检修(含电力大修、技改)、电力运维、电力防雷、电力智能辅助产品制造等一体化系统集成服务;在专利技术方面,获得了近二十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申报中的专利技术10余项。
同时,南源电力围绕市场与客户需求不断开展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2015年初,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行业物联网”、“智慧电网”建设的倡议,罗飞牵头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对“电力技术物联网”建设的可行性和应用架构进行了研究,并将初步研究成果编制成专项报告,报送贵阳高新区政府、贵阳科技局等单位。
2015底年,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环境的变化,罗飞又提出了以“电力技术系统集成服务为基础、形成电力辅助产品研发制造、电力技术服务生态物联网建设”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为南源电力未来发展再次指明了方向。
“现在,重庆、福建、四川、江苏、深圳、广西、云南7家分公司已经相继成立,目前正在筹备湖南分公司、东莞分公司、甘肃分公司的建设,2016年底,南源电力在全国将拥有10家分子公司。下一步,南源电力的服务窗口将挺进北、上、广。经过我们的努力,预计2020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0家以上分公司。”对此,罗飞雄心勃勃。
“大家长”罗飞
(2015-2016)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2015年底,南源电力牵头成立了“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罗飞众望所归当选会长。作为该商会会长单位,罗飞无疑成为了全省70余家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的“大家长”。
“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的成立,将致力于解决贵州电力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瓶颈。为贵州省本土的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解决各种难题,为贵州省电力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切的尽可能的服务和支持。”罗飞说。
据介绍,商会的服务原则是:发展为先、诚信为本、和谐为重、合作共赢。结合目前电力行业现状,贵州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在成立初期,联系了贵阳银行、贵州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信贷公司等各大金融机构,旨在为会员单位在资本运作,项目运作等方面保驾护航。并邀请了部分省市领导、专家学者为商会会员给予正确的政策指导;同时还协调了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为商会会员提供法律保障和维权服务;确保会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利益。
“下一步,商会将为会员企业打造全新的行业转型服务模式,从电力施工行业项目信息搜集、整理、信息发布、投资融资、企业培训、专业技能技术培训、调研考察、互动学习、政务链接、资质办理就位等全方位的会员服务。打造贵州本土最强的民营电力安装行业体系,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为会员单位搭建一系列优质平台,并协同全体会员为贵州省电力的建设事业贡献毕生的力量。” 罗飞说。
“带头人”罗飞
(2016-永远)
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成立后,商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的扶贫捐助活动。“公益是一辈子的事,商会成立以前,南源电力也一直投身其中,所捐款物达50余万元,贵州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成立后,会汇聚大家的力量,让公益的种子播种得更远、更广。” 罗飞说。
2015年12月,我省召开了全省统战系统“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大会,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动员组织一千家以上的民营企业通过“一帮一”的方式,助推一千个以上的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罗飞说。
罗飞表示,民营企业家是贵州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扶贫的主力军,参与此次“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将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把民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置业,增收致富,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做出更多贡献。
根据“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思路,罗飞正在思考一套创新的尝试。“扶贫的根本在于扶‘人’,而‘人’的转型升级,改变的可能不只是一个人、一家人贫困,更可能是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为此,南源电力将拟推出‘电力人才培育’计划,将目光聚焦于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成立‘电力人才培育学校’,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电力技能,并建立‘电力人才库’,成立‘电力人才服务公司’,以此实现致力‘精准扶贫’的‘一条龙服务’,达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致富’的目的。”罗飞说。
据了解,目前,贵州省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及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制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相关计划书,对“电力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的各项细节进行论证和完善。
“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企业能够发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一定尽我所能,带领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商会,充分发掘自身蕴藏的优势,为‘精准扶贫’提供创新性的尝试和支持,这才是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罗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