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
——贵阳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记事
□周小龙
贵阳市作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在特殊地理位置和国内国际涉毒因素的作用下,吸毒群体数量不断增长,且不断向年轻人扩散,毒情形势日趋严峻,长此以往将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诱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严重影响贵阳市和谐稳定。为遏制毒品蔓延,从根本上扭转日趋严峻的毒情形势,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向毒品说‘不’,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决定。决心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参与,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形成合力,打赢这场禁毒人民战争。
探索工作新模式
在工作实践中,贵阳市以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社会化为重心,以“统、织、建、引、准”为方向,不断提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在新形势下闯出了一条具有贵阳市特色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之路。
“统”——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以上率下,统筹调度的领导机制。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任市禁毒委第一主任,多次深入社区调研解决制约戒毒康复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各级也建立相应领导体制,强化党委书记在戒毒康复工作的职责和作用,将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社会化摆在核心位置,由党委书记亲自来负责,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障,有效促进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发展。
“织”——以机制建设为抓手编织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网。打破以往禁毒工作公安司法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条专块统的禁毒工作机制的建设,将各级各部门有效整合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网中,再配合层层捆绑的工作考核体系建设,切实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发挥作用。在社区(乡、镇)建立完善党政一把手为主任、各居(村)委会支书、主任为委员的禁毒工作委员会制度,组织居(村)委会委员、社区民警、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医生、志愿者、吸毒人员家属等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管理、教育、矫治、帮扶。通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网的建设,将一切可以发动的资源汇聚起来,牢牢地将戒毒康复人员网住,及时解决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过程中的困难,不断降低复吸意愿,消除违法犯罪隐患,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建”——以社区为载体搭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平台。在社区(乡、镇)建设社会化戒毒康复站,通过推进社区(乡、镇)禁毒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成立,引导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一办、两会、三中心” (“一办”即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两会”即禁毒志愿者协会和戒毒康复人员家委会;“三中心”即帮扶中心、就业中心、康复中心。)的模式,逐步将社会化戒毒康复站打造成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困难救助、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就业培训、就业推荐、药物治疗、心理辅导治疗、办理医疗养老保险等服务,及时解决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引”——积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具备有政府职能部门所没有的优势和特长,更能为戒毒康复人群提供专业科学的康复服务。因此,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能够不断提高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的科学性、专业性,使服务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显著。对此,贵阳市一方面积极利用现有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培育戒毒康复类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服务的优惠政策,不断吸引有能力有资质的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服务,鼓励支持政府、社区通过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禁毒预防教育、专业培训、就业扶持、社会帮教等戒毒康复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的专业性。
“准”——以大数据为手段实现社会戒毒康复站的高效运转和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精准帮扶。按照贵阳市正在推进的社区戒毒康复站社会化计划,到2016年年底,全市近百个社区(乡、镇)要实现戒毒康复工作的社会化,全市近60%的戒毒康复人员要逐步纳入服务范围,面对逐步增多的站点和康复人员,如何管好、用好、服务好成为贵阳市最紧迫的问题。对此,贵阳市大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来破解这一问题,通过“贵阳市精准戒毒康复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在顶端将民政、禁毒、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数据汇集起来,在末端以居(村)委会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小组为触手,及时采集和更新戒毒康复人员的数据。将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庭情况、存在困难、康复状况等方方面面的数据聚合起来,综合分析,科学研判,及时跟进提供个性、科学、有效的帮扶措施,从而实现戒毒康复工作的精准化。同时,对帮扶工作业务数据、流程数据进行监督预警,建立工作倒逼机制,确保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认真按时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实现“三个最大程度”
最大程度夯实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基础。全市169个社区(乡、镇)中均成立了禁毒工作委员会,建立了戒毒康复工作小组。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36个社区社会化戒毒康复站。下一步,站点数将覆盖到全市登记在册吸毒人群50人以上社区的80%,为更多的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专业科学的戒毒康复服务。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会组织为1652名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心理治疗,为376人实施困难救助,开展就业培训365人次、扶持推荐就业543人次。
最大程度孵化培育戒毒康复工作队伍。通过制定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康复工作的扶植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工作的登记考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积极引导民间力量成立禁毒志愿者协会,不断扩大参与戒毒康复工作的队伍,不断发挥这些队伍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培育海之源心理咨询中心、阳光成瘾戒除康复公益中心等为代表的戒毒康复类社会组织。成立了贵阳市筑城阳光志愿者协会等为代表的志愿者协会。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新成立戒毒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协会45家,开展服务114次,服务人群2363人次。
最大程度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工作的热情。2015年下半年以来,贵阳市投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338万元,在项目保证和持续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有效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戒毒康复工作的热情。以阳光成瘾戒除康复公益中心、雨花斋、爱心妈妈、创新蔚蓝社工服务社等为代表的多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了戒毒康复工作,在站点内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心理体检、健康体察、危机干预、分类管理、身心康复、国学教育等专业戒毒康复服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25次,服务人群111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