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是根本,是发展最温暖的主题。近年来,我省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和贫困山区实际,创新集团帮扶、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扶贫开发模式,坚持以“输血”来“造血”,通过政府引导帮扶与个体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脱贫致富,让群众收获看得见、摸得着、暖心窝的实惠,创造了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贵州模式”。
第五期:共享贵州·扶贫暖民意
主持人:谋略贵州,迈步新路。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贵州政协报录制、中国电信贵州公司独家特约播出的2016年省“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我是主持人徐兴海。
共享是根本,是发展最温暖的主题。对于深处内陆、长期背负贫穷落后这一历史包袱的贵州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共享,就必须正视和解决好扶贫攻坚这一历史重大课题。那么,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的状况如何?未来五年我们怎样决战决胜这场脱贫攻坚战?怎样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今天,我们演播间邀请到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强,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一起围绕“共享贵州·扶贫暖民意”这个主题,来聊一聊贵州扶贫开发方面的话题。欢迎三位嘉宾的到来!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对贵州扶贫开发来说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其实,我省扶贫开发在全国启动得比较早,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工作。李秘书长,请您大概地总结一下。
李月成: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攻坚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以统计数据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全省贫困人口从1149万下降到497万,总共减少了656万人。算下来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人,光去年一年就减掉了130万人。目前全国贫困人口是7000万左右,贵州占比还是很高的。所以,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指出,我省扶贫开发成果丰硕,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主持人:扶贫开发不只是党委、政府和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必须形成强大的合力。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请谢主席简单介绍这些年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谢 强:从1994年开始,全国工商联就引导民营企业发起实施光彩事业,让民营企业家通过捐献和就业、产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多年来,光彩事业有力推动贵州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从2010年开始,省工商联也启动实施“万企助村”工作,通过动员民营企业进村对口帮扶,已经有6000多家企业和7000多个村寨结成对子,为全省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人:可以说,贵州的扶贫开发已经形成一股合力,它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参与扶贫开发对它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王 伟:2015年,兴伟集团投资3亿元在安顺普定建设“美丽秀水”项目,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的观摩点。对民营企业来讲,我认为参与扶贫开发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发展机遇。秀水的案例,体现了广大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优秀品质。
主持人:有更多像兴伟这样的企业实体参与进来,扶贫就会形成遍地开花的效果,未来可预期的农村发展美景将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也是践行精准扶贫的一个示范和样板。李秘书长,您怎么理解精准扶贫的新理念?
李月成:“精准扶贫”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来的。去年6月总书记到贵州调研时,又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理解就是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段时间,我多次深入省政协机关的帮扶工作联系点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光白泥、花厂两个村就去了六七次。通过实地调研、思考,我认为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还是在农村,只有把每个村、每一户、每个人的贫困情况摸清楚,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首先,要从村级体制建设精准入手,把村支两委这个“船舵”抓稳抓牢,让它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帮扶的产业项目要精准。原来我在黔南州当过州长,知道长顺县的绿壳蛋鸡养殖做得很好,就把这个项目引到这两个村,号召家家户户都动起手来,用苞谷杆搭建鸡圈。每户只要养上300只鸡,每年的纯收入就有3万元;养到600只鸡,那就是6万元。我们还制定了一条标准:扶贫成不成功,关键看老百姓有没有3万块现金收入。有了,帮扶就算成功;没有,文件发得再好、会议开得再好都不抵用。另外,市场价格要精准到户。养鸡下蛋卖出去才能赚钱,我们让长顺的合作企业与两个村的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按保底价回收产品,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上心去做。
短片1: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实施精准帮扶
2015年以来,按照《贵州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试行办法》要求,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积极带头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各级干部整体联动、整合力量,遍访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促进精准扶贫、提高减贫实效、确保同步小康。
省政协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团结民主、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等优势和各专委会、委员、界别的作用,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的意见》。省政协机关深入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千溪乡,启动实施“541”+“1帮3”精准扶贫到户工程。从黔南州长顺县引进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在花厂、白泥两个村投资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由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对390户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通过帮理清发展思路、帮找准脱贫路径、帮制定脱贫计划、帮落实扶贫项目,有效推动了帮扶联系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主持人:除了刚才聊到的企业、产业、项目精准帮扶,实践中还有其它的社会扶贫方式,比如生态移民等等。在这些方面,省工商联又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谢 强:首先,省工商联组织开展的“光彩事业行”活动,由企业家捐资在毕节地区修建的学校就有几十所,还建成两千多口小水窖,解决了1.5万户农村家庭的喝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另外,“千企帮村、万企助村”活动在全省广泛推进,其中六盘水做到了全覆盖,全市每个村寨都有1家企业对口帮扶。
主持人:王董这边,“美丽秀水”已经跨步走在同步小康的大道上,接下来兴伟集团还有什么新的脱贫攻坚计划?
王 伟:省委、省政府提出大数据、大健康两个产业“姊妹篇”,是对贵州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我们也在认真研究,贵州的大扶贫怎么扶?真正实现脱贫,要为贫困群众找到一台“造血机”。贵州的大健康又是什么?是这里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水和土地。多年来工业发展滞后,为贵州创造了新的机遇。围绕大健康产业,我们怎么做好大扶贫工作?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我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叫做“大健康产业精准脱贫助推贵州经济发展”。接下来,兴伟集团就按照这个方案一步步推进精准脱贫行动。
主持人:从全省来看,贵州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划好了蓝图,剩下就是一个字:干。要想方设法地把设想、规划、决策、制度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李秘书长,您觉得未来五年我们应该怎么干?
李月成: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省委书记陈敏尔的要求,靠作风实干。这个干,还必须是科学地干。搞扶贫开发,你的政策、方案一定要让老百姓赢、不能让他们输,一定要让老百姓零负担、不能让他们担风险,因为贫困户抗风险的能力更弱、担不起那么多风险。在考虑扶贫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扶贫措施,让老百姓充满积极性。他们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加上市场、价格都稳定,很多事情就能顺利干成,就可以确保到2020年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主持人:工商联是民营企业的“娘家”。“十三五”时期,省工商联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有什么安排或者规划?
谢 强:从精准扶贫的角度来看,政府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兜底的作用,企业主要是做产业、项目帮扶,两方面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细分。在产业帮扶这一块,省工商联将团结、引导、支持广大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到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中来。根据省领导的安排,目前我们正在有序推进“雁归兴贵”行动,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那些“走出去”的成功贵州人、黔籍企业家关注贵州,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和大扶贫工作。
短片2 :“赶考”脱贫攻坚形成“省级样板”
加快脱贫攻坚,是贵州一次特别的“赶考”。2015年10月18日,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召开,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10个配套文件。强调要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冲破贫困的桎梏、撕掉贫困的标签。省委书记陈敏尔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政策已清,剩下就是一件事:干。
近年来,我省加强政策扶持、整合各方力量,通过践行“弯下腰来拔掉穷根”,实施以产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为主的“六个到村到户”、“六个小康建设”行动,积极探索出产业帮扶、集团帮扶、干部驻村、“摘帽不摘政策”和“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帮扶措施,初步形成一套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创造了中国扶贫开发的“省级样板”。
主持人:面向未来,我们和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一样,都充满了美好向往。对于贵州今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三位嘉宾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月成:过去五年,全省基础设施和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做好了铺垫。面向“十三五”,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的蓝图描绘好了,关键是广大干部群众盯紧一个字:干。只要干,就一定能够奔向美好的明天。
谢 强:省委书记陈敏尔说过,“民生为本、发展为要、企业为基、保护为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一条主线。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到大扶贫战略行动中来,实现共同发展、同步小康。
王 伟:下一步的贵州扶贫开发,就是怎么干的问题。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扶贫战略决策号召下,发挥企业优势、有力有为担当,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脱贫的脚步不敢停、也不能停。面对依然繁重而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长期坚持的斗志,还必须拿出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更艰苦卓绝的努力,凝聚全社会力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一心的奋斗和拼搏,我们一定能啃掉这个“硬骨头”,决战决胜在大扶贫、大发展的一片“蓝海”中。
1月30日、31日,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这次省“两会”,再次唱响了多彩贵州的“好声音”、描绘了未来五年贵州全面小康的新蓝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四千万贵州人民正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以时不我待、背水一战的勇气,接过“接力棒”、跑出“加速度”,立誓打一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漂亮仗”。
今年《两会面对面》到此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到演播间,也非常感谢观众朋友收看。猴年春节很快就到了,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明年再见!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田锦凡 图片摄影/本报记者 王 吟)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强
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
三位嘉宾与主持人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