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体育广受新闻媒体与各方关注由来已久。尤其“十二五”以来,五年回首,贵州体育在奋力前行中,不断拓展其发展的三维空间,不断刷新其生长的长宽高维度,令人瞩目。
贵州体育: “十二五”开创发展的长宽高
□王国庆 本报记者 史晓岳 黄福九
2015年12月26日,贵州省体育记协评选出贵州体育十大新闻: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成功举办,贵阳成功举办第41届世界越野锦标赛,贵州省恢复举办第九届运动会,贵州蝉联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团冠,国际拳击联合会首创国际拳击赛季落户贵州,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贵州代表团夺佳,“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项目开工建设等入选。
于是乎,贵州体育引发了上下内外、各方各界极高的关注度。
其实,贵州体育广受新闻媒体与各方关注由来已久。尤其“十二五”以来,五年回首,贵州体育在奋力前行中,不断拓展其发展的三维空间,不断刷新其生长的长宽高维度,令人瞩目。
长:九运会恢复举办 竞技赛实现突破
2015年7月31日下午4时,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这条新闻入选“2015年贵州体育十大新闻”的主旨不是新闻本身,而评选的侧重点在于“恢复举办”上。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停办了23年的全省运动会得以恢复,意义在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推动全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工作坚持符合贵州实际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扬“敢于坚守、敢于拼搏、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贵州体育精神,着力提高训练效率、科研水平和保障能力,集中资源、突出重点。
“十二五”以来,贵州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中共取得金牌37枚、银牌32枚、铜牌46枚,拳击蝉联奥运会金牌,体操、射击产生三位新的世界冠军,体操男子团体连续两年夺得全国冠军,亚运会参赛成绩和参赛人数创历史最佳。
世界越野锦标赛在贵阳清镇成功举办,该赛事已有41年历史,是国际田联三大传统赛事之一,也是首度在中国举行。来自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国际田联官员、国内外媒体人员参加,本赛事赢得国际田联的高度赞誉,并向贵阳市授予“世界越野之乡”牌匾,这是国际田联首次对越野世锦赛举办地授予此项称号。
与此同时,贵州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2年赛季,贵州茅台队创纪录地夺得了中超联赛第四名的成绩,同时在足协杯赛事中杀入决赛,为贵州带来了首次亚冠之旅。同年,贵州智诚队夺得中乙联赛冠军,这也是贵州足球在职业联赛中的首个冠军。2013年赛季,贵州茅台队不仅代表贵州、也代表中国征战亚洲赛场,在中超联赛中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勇夺第四名佳绩,并首夺中国足协杯冠军。在2014年年初的超级杯王中王较量中,贵州茅台队在贵阳击败广州恒大队,勇夺冠军,再次在贵州体育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省运会的举办促进了校园足球发展,贵州省体育局与省教育厅紧密配合,成立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足球项目专家咨询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布点校园足球学校134所,都匀、贵阳等6个城市成为全国足球进校园布点城市,启动了全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在2015年“谁是球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中,贵阳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队获得西南地区第一名,进入了2015年“谁是球王”全国总决赛,贵阳市青少年足球队夺得福州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足球比赛铜牌。
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25个,竞赛项目奖牌数和一等奖总数,在34个代表团中排名第四和第八位。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16枚、银牌17枚、铜牌20枚,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训练场馆建设上也是可圈可点。新建贵州省生态型多梯度清镇运动训练示范基地场地(馆)项目5个、维修升级改造项目30多个,总投资约2亿元;结合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场地,改造贵州省红枫湖训练基地,建设了长1200米、宽96米水上运动专用赛道及训练用力量房等相关设施,总投资5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国家示范性项目——贵州(老王山)国家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开工建设野玉海高原综合耐力体育训练基地,总投资980万元;在威宁、赫章两县挂牌建立14个田径(中长跑、长跑、竞走)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上基地的建设和建成,为我省开展高原训练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也为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到我省进行高原训练发挥较好作用。
宽:群众体育大发展 体育文化大繁荣
“十二五”时期,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都出台了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积极实施全民健身“三纳入”( 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一是全民健身场地得到极大改善。争取中央资金9亿元,资助61个县(区、市、特区)建设纲领性公共体场馆,完成建设乡镇农体工程825个、村级农体工程8946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4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285套;整合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类资金130多亿元投入体育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各类体育场馆达32162个,乡镇和村级农体工程覆盖率达到59.4℅和5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63平方米。结合我省丰富独特的山地资源优势,资助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体育主题公园、山地户外登山健身步道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21个。
二是全民健身体育组织不断壮大。成立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1022个,资助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建设近1200个;与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等单位共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8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3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1个,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训练基地19个,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36个,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3个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万人。
三是全民健身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充分利用重要的节庆假日和“全民健身日”,联合工、青、妇、农等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爱、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展示活动,逐步形成了徒步健身登山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妇女健身操(舞)展示活动、“8.8全民健身日”展示活动、省直机关干部职工网球、羽毛球、气排球系列赛等常规赛事活动,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
圆满完成2011年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承办和参赛任务。本届民族运动会共有31个省(区、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台湾等34个单位6790人报名参加比赛,运动会设竞赛项目16个大项、132个小项,表演项目188个小项。贵州出色的组织工作获得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代表团的高度赞誉。贵州代表团派出1千余名运动员参赛,其中197名竞赛项目运动员参加了15个竞赛项目中的74个小项比赛,另有835名表演项目运动员携39个表演项目参加角逐,共获竞赛项目一等奖28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31个,表演项目一等奖7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9个。获奖数与获奖项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取得了竞赛项目获奖总数和一等奖个数、表演项目获奖总数“三个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体育健儿的风采。作为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主题活动之一,由贵州省政府与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型图片展览》,获得广泛好评。
群众体育大开展的同时,还促进了体育对外交流和体育文化宣传的繁荣。
贵州省体育局人士介绍, 贵州积极开展中日、中韩,以及台湾群众的体育互访和交流活动,举办了“驻华外交使团体育系列赛——贵阳站高尔夫球和网球比赛”,让国际友人在充分感受我省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贵州群众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平台,成功举办了两届生态体育主题论坛,同清华大学新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实现了生态体育理论交流研究和户外运动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围绕城乡一体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公园省”形成的“生态体育城市”项目和“生态体育国家公园”模式,取得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果。经过多年打造的“多彩贵州”龙舟(独竹漂)系列赛,受到台湾南投县体育会的关注,他们专门组织运动员和教练员赴黔学习“独竹漂”,并将该项目列入了2015年“台湾原住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促进了两岸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日本高知县已获得日本羽毛球协会经费资助,拟同我省长期开展群众性羽毛球交流活动。
中央媒体加强了对贵州体育文化的宣传。2012年6月,央视综合频道(CCTV-1)《焦点访谈》栏目组到黔东南采访报道镇远龙舟节,并以《快乐体育—幸福人生》专题播出;2012年9月,由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华奥星空、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组成的民族体育文化采访小分队深入普定猴场乡、荔波瑶山乡、麻江下司镇采访贵州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国内30多家媒体进行转载;2012年7月和2013年10月,央视新闻频道对安顺坝陵河大桥国际跳伞邀请赛进行现场直播,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进行网上直播;2013年7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组到贵州拍摄攀岩、探洞、徒步、科考等体育项目;2013年12月,央视体育频道(CCTV-5)入黔拍摄“体育文化城记”专题纪录片,并以《体育文化城市行-走进黔东南》专题播出。这些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贵州独特的山地户外体育和浓郁的民族体育文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高:打造山地民族体育大省强省 加快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2015年,对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7月31日,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恢复举办的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强调: 要紧紧围绕全省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格局,推进体育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山地户外运动和民族传统项目,大力发展以“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全力把贵州打造成为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体育强省。
10月10日,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拉开帷幕。大会充分突出体育旅游特色,整合丰富的山地资源。期间,“多彩贵州”兴义万峰林国际自行车赛、万峰林国际徒步大会、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大会、中国万峰湖第九届野钓大奖赛、史迪威公路24道拐汽车爬坡赛以及中国贵州安顺坝陵河大桥国际低空跳伞挑战赛、中国贵州遵义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中国凉都·六盘水爿羊爿可江国际滑翔伞公开赛、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等多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在贵州全省联动举办。这些体育赛事吸引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泰国等36个国家体育名将云集,国内的近万名优秀选手和爱好者参加,向与会嘉宾充分展示以山地户外运动为载体的山地旅游深度体验。
11月5日,清镇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康体一期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建设旨在打造国内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和山地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目的地;12月25日,山地户外综合体康体二期项目在贵阳市六广门开工建设,该项目是集锻炼、体验、培训、教学、交流、展示和比赛为一体的功能全面、服务设施完善的户外运动综合体。
12月15日,省体育局、省旅游局在贵阳召开座谈会,就“十三五”时期加强双方交流合作,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谋划。
“十二五”期间,在每年举办的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我省共有38个项目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其中,兴义万峰林体育旅游景区、荔波茂兰生态旅游区、金沙冷水河风景区等11个景区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余庆松烟镇骑游、开阳南江大峡谷漂流、百里杜鹃山地自行车线路等13条线路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铜仁中华龙舟大奖赛、黄果树半程马拉松14项赛事,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称号。
这些独具特色的山地户外赛事活动,向世界展示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山地自然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贵州山地民族特色体育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贵州体育旅游正凭借“多彩贵州峰”,步步攀升、开创拓展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步步攀升的,还有贵州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智诚足球俱乐部、遵义深航篮球俱乐部、黔西南未央岛射击射箭训练基地、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龙里国际生态体育城、贵州顺和峻驰汽车产业基地、独山紫林山体育公园、荔波茂兰汽车露营基地、贞丰三岔河露营基地、六盘水爿羊爿可江国际滑翔伞基地、百灵围棋队、吉源汽车拉力队、悠山美地户外探险运动公司、晴朗航空运动俱乐部、起点户外运动俱乐部、兴甫武术学校和玉舍滑雪场等一大批体育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逐渐成长为体育产业代表企业。
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体育彩票的销售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十二五”期间,贵州体育彩票累计销售91.2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的35.5亿元增长156%,筹集公益金26.2亿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提前完成五年突破70亿元的基本目标。
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广说,“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就,来源于实干、若干,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和厚爱,归功于全省人民、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归功于上届局领导班子的不懈奋斗和开拓创新,归功于全省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和扎实若干,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并发扬光大。
2015年10月10日,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市开幕。时任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前排左二),国家旅游总局副局长李世宏(前排右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李颖川(前排左一),中国联通副总裁韩志刚(前排右一)共同启动贵州山地旅游线上平台。
在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273.369的总分夺得男子团体冠军,我省选手邓书弟(左三)和刘榕冰(右三)成为贵州第13、14位世界冠军。
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广(右二)在2015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期间到贵州展馆视察指导。
清镇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
乌江江界河大桥速降赛。
下司国际皮划艇激流回旋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