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乾:落叶归根的蒋介石校友
□文/图 张一景
明代思 张法乾(1909年-2002年) 贵州安顺人,16岁时只身前往北方求学,考入著名的天津南开学校。1928年离开天津南开中学,东渡日本,考取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1931年回国。有人问张法乾,日本长期侵略我们,我们军事却大部分学习日本,日本军校为何要招收中国留学生,培养中国军人。张法乾回答,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初期就有侵华动机,但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日本力量才刚起步,无力并吞中国;但日俄战争后,日本战胜而加强了侵华野心,既无法鲸吞,就采取蚕食主义,其军校招收中国学生,即为蚕食的方式之一,日本在于培养亲日派,训练并实施鼓励中国军人个人英雄思想,以制造中国的分裂。不料中国人的民族心并不是那么易于消灭的,日本企图蚕食中国、侵华的狼子野心没能得逞,我们那一期八十余位中国同学,除个别的外,多数人回国后成为抗日分子,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十期备补学生,张群和蒋介石同期,何应钦为十一期,他们都是反日的。
北伐定都南京后,1937年,谷正伦奉命成立宪兵司令部并任司令,张法乾任特务营营长,七七事变爆发,接着是八一三淞沪战役,八月十四日日机即首次大举轰炸南京,情况甚为紧急。当淞沪战局逆转后,蒋介石召集高级将领商讨首都南京是否保卫问题,唐智生任首都防卫司令,誓言决与首都共存亡。并由其遴选部队,指定各部要员为保卫南京战斗,张法乾所在的特务营也被选中。十一月各部队进入国防工事,防空设备撤离,在无警报状况下,敌机时时来袭,张法乾所率之宪兵特务营除各区宪兵队任负责城区治安外,营部、骑兵队及机车队由中华门外移往国府,迫击炮队配属宪二团,任务十分繁重火急。十一月底,南京市长马超俊及秘书长王漱芳突然来国民政府看张法乾,亲笔写下:“国府暨各院部留守主任由张法乾全权代理。”日军入城前数日,代理宪兵司令萧山电话命张法乾将骑兵及装甲车带过江到汉口归建。事后得知日寇在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宪兵方面第二团团长罗友胜及特务营副营长陈雨森均遇难,宪兵损失了两个团及一个营。特务营第四队的宪兵冯国祥亲身经历日寇在南京大屠杀时使用的卑劣手段:“利用汉奸向民众宣布在中国政府当过军人的站在一边,皇军维持原有阶级,若不站出来,一经查出,必定枪毙,约有二、三百人站出,大多数不敢出来,站出来者被载到日本宪兵司令部受到茶点招待,日本人说了好听的话,希望大家效忠皇军,并要诸人转告其他尚未出面者,礼遇之后将他们送回难民区。这群人返回之后,大肆宣传,果然次日重新邀集时,一下子出来了一、两千人,用卡车载送到南京东门监狱,外头有一大广场,以铁丝网将这些人围起来,用木材、洋油,将他们全部烧死。冯国祥拼命躲在边上,日本兵用刺刀戳了他两刀,冯装死骗过日本兵。眼看几千人就此烧焦,状甚凄惨,挨至夜里,冯国祥爬出,跑到一位老太太家敷了草药,养了很久才复原回到长沙。
张法乾调离汉口归建,离开汉口到贵州,当时谷正伦任贵州省主席及贵州保安司令部司令,任命张法乾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保送到重庆陆军大学特六期学习,毕业后,特六期同学西北”三马”马鸿奎、马步芳等欢迎张法乾赴西北发展,但后被军校一期同学马司恭邀请任战车员整补处副处长,驻扎张法乾的家乡贵州安顺。工作一段时间后,张法乾被九十四军军长牟廷芳调任为九十四军参谋长,参加攻克桂林。
时任九十四军参谋长的张法乾,在湖南靖县要改换部队为美式装备遇周折,靖县到桂林沿途地势高峻,且没有防御工事,加上日军顽抗,张法乾制定了以少数部队牵制敌军,另派一团突围的作战计划成功,攻克桂林,攻下桂林深得美军顾问团及军长的赏识,美国政府特颁给张法乾一座自由勋章。
不久日军投降,因九十四军攻下桂林有功,蒋介石派九十四军由柳州空运到上海天津受降,美军顾问团随行。张法乾首批到上海的军人,沪市迎接者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汤恩伯为淞沪地区受降官,派张法乾为受降组长。上海受降尚未结束,蒋介石又派九十四军接收天津,张法乾任天津受降前进指挥所主任,带着美军顾问团及少数幕僚人员,由美军空运大队长亲自驾飞机飞到天津,后续部队再陆续空运到天津降落。到天津后,天津市张廷谔市长到帝国饭店看望张法乾。
张法乾1949年到台湾,创办桃园军人之友社,解决了不少军民问题。开办十余所春村之幼稚园,在台中、台北、高雄建国军宾馆,担任蔡家企业顾问,1985年选为台湾贵州同乡会理事长。1993年率台湾贵州同乡会访问团回家乡贵州访问,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接待。
张法乾后来多次往返家乡贵州,最终落叶归根在贵阳定居,去世后安葬于家乡贵州安顺。
民国三十四(1945)年,张法乾(中)担任天津受降前进指挥所主任,与九十四军军长牟廷芳(右)在天津欢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长G·Woods(左)
民国三十四(1945)年十一月十八日,谷正纲(前排右二)、贺衷寒(前排右三)至天津慰劳国军,与九十四军军长牟廷芳(前排左一)及张法乾(前排右一)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