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72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21

贵阳:走在新产业的前沿

——我省发展大数据系列报道之七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以大数据产业为基础 推进块数据城市建设

  5月7日,由中国网络电视台、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等有关领导参加。

  此次会上,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就电商行业乃至现有互联网商业格局提出三个观点:一是“互联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浪潮,必须深刻把握新常态下电商发展的演进规律。二是“大数据+”将给电商插上腾飞的翅膀,必须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电商发展的商业规律,把块数据的理念引入到对电商数据价值的运用和提升中来,电商企业要敢于和善于打破垄断数据,通过共享、交易、协作等多种方式,寻找、培育、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数据利益,大胆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手段不断地获取、汇集和分析更多数据,形成“实物+服务+数据”的全新盈利模式。三是“电子商务+”既前景广阔又挑战众多,必须重新构建新常态下电商发展的价值规律。电子商务不能是无缰野马。要确立数据法则,科学确定数据的保护范畴、个人数据权利边界、侵犯数据权的惩处手段。要明晰数据标准,尽早实现由关注“条数据”向关注“块数据”转变。要坚守数据底线,维护数据伦理、确保数据安全,形成和完善行业乃至跨行业的数据伦理、数据准则、数据法规。

  与此同时,陈刚还谈到,贵阳正在以大数据产业为基础,全力加大开放、创新和融合的力度,努力推进块数据城市建设,这将为广大电商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和实验平台,推进电商行业在数据共享和交易基础上的创新创业。

  发展大数据 贵阳的变化日新月异

  记者了解到,在“2015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一行考察了贵阳市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在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林念修一行驻足观看“美丽中国·云上贵州”宣传片,认真了解贵阳发展大数据的机遇和挑战、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项目布局、政策扶持以及大数据应用经典案例等情况,对展示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林念修一行详细考察了公司从创业到上市再到转型发展的全过程,亲身体验了公司研发的最新产品。在观看了贵阳互联网医院“网络问诊”的流程后,林念修一行对贵阳“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模式肯定。

  考察后,林念修指出,贵阳发展大数据有系统的研究、完整的思路和科学的部署,很多方面都走在西部乃至全国的前面。贵阳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注重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在培育大数据、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意识超前、谋划主动、成效明显,形成了良好基础,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全力支持贵州、贵阳发展,在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尽可能将贵州、贵阳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纳入国家战略,将地方创新驱动、后发赶超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为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贵阳为什么要发展大数据产业

  短短的一两年间,因为发展大数据,贵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谈到变化,回顾当时的一些情景,是很值得回味的。

  贵阳为什么要发展大数据产业?

  陈刚在许多不同的场合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发展带来了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基于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催生的大数据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全球下一个促发创新、角力竞争、提高生产力的前沿领域。大数据产业是前沿中的前沿、高端中的高端,贵阳要抢占发展先机。

  记者注意到,当时,听说贵阳要发展大数据产业时,很多人心中都认为,贵阳这样的落后地区,要发展大数据这样的前沿高端产业,可能吗?

  对此,陈刚回答说:不仅可能,而且有戏。

  陈刚的理由是:一方面,贵阳各方面优势的组合与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非常吻合,是国际、国内最适合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地区之一。贵阳生态气候条件好,要素保障能力强,产业配套基础实。另一方面,贵阳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有三大机遇:一是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的机遇。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的数据中心已落户贵安新区,贵阳是最大的受益者,周边将集聚30万机架、上百万台服务器,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配套环境改善和人才集聚,为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二是产业资源持续导入的机遇。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统筹全市产业和园区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先进科技资源持续引入的有效机制,为贵阳市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重要支撑。三是产业政策环境利好的机遇。如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省《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等,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构想

  记者采访获知,关于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有清晰的战略目标,有具体的战略内涵。

  其表现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定位——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紧紧围绕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与贵安新区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需求,以大数据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依托贵安新区大数据基地,聚集全国大数据创新资源,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将贵阳打造成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全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打造成为大数据资源丰富、大数据产业发达、信息消费能力高的智慧型城市。

  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目标:一是壮大产业总量。二是带动转型升级。实现大数据产业与商业、金融、高端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加速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对一、二产业的带动规模超过1000亿。三是建强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大数据云服务与智能终端两大高端产业集群,加快一批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和引进一批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大数据特色产业园和基地,聚集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大数据研发与应用人才,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体系。四是促进协同发展。推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逐步形成依托大数据的全产业创新网络,各组成园区对大数据的使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益快速提升,全市形成基于大数据的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内涵:主要是着力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强基工程”,打造西部区域通信枢纽;二是实施“筑云工程”,形成大数据云服务产业集群;三是实施“智端工程”,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四是实施“掘金工程”,培育大数据应用市场。

  摆脱落后标签走在新产业前沿

  从“四个强化”入手,推进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贵阳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四个强化”的内容是什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介绍,“四个强化”就是:第一,强化政策带动,抓紧制定优惠政策;第二,强化金融推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强化市场驱动,大力培育应用市场;第四,强化外力拉动,紧密融合中关村要素资源。

  这位人士指出,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并不够,还要有人才。对此,贵阳实行引进、培养、伴生“三招”,缓解了人才问题。

  的确,如同这位人士所说,正是有明确的战略定位,有清晰的战略目标,有具体的战略内涵,再加上引进人才,贵阳发展大数据,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贵阳不仅已经拥有大数据中心,而且待相关产业培育起来后,就有希望出现政务“云”、企业“云”、旅游“云”等等。由于在发展大数据方面开启了新的时代,贵阳明显摆脱了落后的标签,走在了新产业的前沿。

  发展大数据,贵阳成为全国许多高端项目的落户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签约项目106个,目前已有40多个北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来贵阳落户,投资额达到174亿元……

  下一步,贵阳将以创建国家级大数据发展集聚示范区为目标,以城市公共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慧贵阳云应用示范为抓手,以政府数据开放和市场数据交易为内生动力,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云计算、端产品制造、“块”数据城市等,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这样一来,贵阳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等方面,无疑会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