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1757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4-24

支持经济成效显著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季度全省金融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本报讯(记者 李 丽)近日,记者从省政府金融办获悉,今年,我省金融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之血给养实体经济,对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一季度,全省金融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人民币存贷款增幅均列全国第三位,依然延续近年来的高位序列;全省证券交易额增长127.4%,保费收入增长20.5%,均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999亿元,同比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13225亿元,同比增长23.6%,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一季度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目标任务。

  社会融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信贷融资成本略有下降。1至2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69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8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2%。2月,我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3%,较上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

  我省金融机构科学配置金融资源,积极为重点项目、大中企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输血供氧”。截至2月末,全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贷款余额5512.9亿元,较年初增加208.9亿元;涉农贷款、小微企业、保障性住房贷款分别达5076.1亿元、2227亿元、39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3%、22.7%、170%。

  一季度,全省实现直接融资133.1亿元。截至3月末,“新三板”挂牌公司达20家,四板市场新增挂牌企业14家,累计挂牌企业283家。

  各家银行不断拓展金融创新业务,表外业务实现增长较快,并购重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非信贷业务也取得长足发展。截至3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6146亿元,同比增长56.8%,高于去年同期15.3个百分点。

  随着融资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我省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持续融资能力不断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规模也不断扩大。一季度,我省引入保险资金16亿元。截至3月末,保险资金投资我省重大项目建设规模累计达130亿元,险资运用余额在全国排第三位。

  随着我省大数据产业战略的实施,大数据产业成为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加速器。我省互联网金融正方兴未艾、风生水起。 一季度,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即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投入运营。贵阳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开发的移动支付产品“超级转账”在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交易额中占比接近50%。我省登记在册的P2P网贷平台已超过30家,累计成交量达50亿元。

  今年4月,“钱口贷P2P网贷平台”成交量突破亿元大关,累计为线上有投资需求的3569位投资人用户与线下有融资需求的37户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促成借贷交易,有效缓解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

  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助力我省企业融资。而民营银行组建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

  一季度,我省金融系统有序推进融资对接、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金融保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除了举行PPP项目融资推介会,还举办工业“百千万”工程企业股权债权融资培训与业务洽谈会,着力解决100家省级骨干企业出现的融资难题。

  举办贵州金融创新服务大会、股权投资专业培训、贵阳综合保税区投资考察与投融资对接等一系列活动。省政府金融办会同一行三局及全省金融系统精心组织全省30家金融机构参加第三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提供300个就业岗位,积极引进金融人才入黔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