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高速列车”进军高科技产业
——我省发展大数据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不仅可能,而且完全可能”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未来的世界是数据的世界,面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嬗变大潮,贵州抓住大数据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契机,可以说是一次完成跨越发展的壮举。
“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显示着发展相对滞后的我省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贵州,将凭借独特的环境、资源等优势,打造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西部大数据聚集区和国家云计算产业高地。也就是说,乘上大数据“高速列车”,我省将进入了高科技产业。
“贫困落后地区,贵州发展大数据这样的前沿高端产业,行吗?”记者注意到,不少地方、不少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不仅可能,而且完全可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自信地说。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在许多公开场合,我省能做出铿锵有力的回答,充分展露出充足的自信。
这位人士介绍,从外部环境着眼,国家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其中“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的论述格外吸引眼球,这些论述为我省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从内部条件上看,抛开生态、资源优势,我省同样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富士康这个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将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布局于贵安新区,决心全力打造世界级的环保、云端、网络新平台;中国电信、移动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贵州设立云计算中心,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渐具雏形;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等为载体,形成了引入先进科技的有效通道……
我省发展大数据备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 召开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备受关注的情况十分罕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浪、腾讯等数十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广泛报道。
人民日报在刊发《京黔合推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出,贵州省与北京市大数据产业联盟,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对此事从多方面也进行了重点报道。
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相关情况,在商业网站中也引发广泛关注。
重点门户网站中的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网都在第一时间纷纷转发了中央和贵州媒体的相关报道。
与此同时,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还引起了其他省区市的重点关注。贵州日报、重庆日报同步推出报道《访贵州——三大运营商“云集贵州”》,采取问答方式,对“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会同时布点贵州贵安新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此外,有关媒体也推出深度报道《贵州“凭什么”发展大数据》、《贵州选择“大数据”的3个必须》等,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我省跨入大数据时代,许多方面将因此而改变。
网上舆论反馈,大部分网民对于大数据的相关发展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感慨贵州的快速发展,并对贵州的未来寄予厚望,纷纷通过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
许多网友点赞称:贵州的发展确实太快,大数据时代的贵州让山区人共享高科技新生活,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发展大数据将给我省带来了什么
发展大数据将给我省带来了什么?
省政协委员、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德明分析说,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将为贵州的未来发展,发挥着五大方面的方向性示范效应:
一是形成高新产业链。一批大型龙头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开发等项目在贵州实施,将资源优势与高效、节能、绿色和高附加值的产业相结合,全力打造高科技、信息化、绿色环保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动我省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还能加速能源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方面推进发展,培育一批战略高新产业,使我省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型。
二是形成优势互补。中国电信、移动等三家通信运营企业的数据中心,规划总投资140亿元。从发展来看,运营企业需要规模庞大、能力卓越的云计算中心,而贵州则需要摆脱长期以来一直依靠资源拉动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的华丽转身。数据中心的建立,让双方都实现了彼此的诉求。
三是加速智慧贵州建设。智慧城市是给我们提供社保、医疗、交通、金融、物流等等内容的公共服务。这些,归根到底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而数据中心的建立,使这一过程成为可能,为整个智慧城市提供长期的大数据服务支撑。
四是满足大数据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中国”、“信息消费”战略的提出,我省互联网企业每天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广大电信用户互联网在线时间越来越长,每天产生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只有建立能力强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支撑数据交换,才能不断满足数据交换需求的日益增加。
五是技术人才培养。数据中心的相关建设、运行和维护技术,需要信息化的各方面人才,大数据发展为贵州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的高增长性、带动性和低碳性,是未来经济板块中最强劲的一个增长极,中国电信等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相继入驻贵州,让发展大数据贵州乘上了这趟高速列车,进入了高科技产业的桥头堡。
抢占先机
将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的确,如同李德明所言,我省乘上了大数据这趟高速列车,就意味着进入了高科技产业的桥头堡。
省政协委员彭苏指出,我省发展大数据,可用以下几点来归纳其重要作用:
目标,志存高远。
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中心项目和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支撑下,“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迈出了建设高科技、低成本、绿色节能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征程。具备了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配套环境改善和人才集聚,实现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全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的能力。
思路,清晰明确。
根据贵州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在大数据时代,我省将按照“黔中引领、两极带动、协同发展”原则,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构建以贵安新区为核心,贵阳、遵义为两极,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一区、两极、七基地”产业格局,全力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先机,努力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行动,脚踏实地。
为推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我省正着手实施以优化产业综合体系硬环境“植桐工程”,建设产业公共服务体系软环境“筑巢工程”,引进高端人才、科研力量、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等产业资源“引凤工程”。此外,还将研究出台一揽子关于提升产业规模、促进重点行业、鼓励技术创新、培育人才体系的政策。并从加强组织保障、注重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省内配套、发展中介组织、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细化措施。
总之,发展大数据,实实在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