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起伏乌蒙山,峰峦叠嶂淤泥河。蓝色劲旅形象好,雄鹰展翅勇拼搏。”这是一首在盘县彝山深处被广为传唱的山歌。歌中讲述的人物,便是耕耘在大山深处、默默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盘县国税局淤泥税务分局的11名国税人。
11名国税人、813平方公里征管面积、424户管辖企业、3086个体户,工作量之大,常人难以想象。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被人们视为“边城”的乌蒙高原上,却走出了全国所得税管理能手、省局文秘人才、税源管理人才。淤泥税务分局也多次获评省级、市级“先进财税工作集体”、“文明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号”……2013年,淤泥税务分局荣获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该局又荣膺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而这项殊荣,在全省国税系统仅此一家。
是彝山秀水炼就了钢铁般的队伍?还是他们微笑和热诚扮靓了彝山?
淤泥河畔彝歌美 蓝色劲旅爱彝山
——盘县国税局淤泥税务分局人物速写
□ 吴孟吉 本报记者 董 瑶
“山高路远、十里十弯,寸步寸陡”,是盘县淤泥乡的真实写照,如何管辖好辖区内813平方公里的企业、个体户,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成为当地国税干部的“必修课”,也是人人为之努力的“总目标”。
“手拉手”人性服务——柳叶
有着“歌舞之乡”之称的淤泥乡,是个彝族占61%的少数民族乡镇,语言上的障碍是国税干部们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
走进淤泥国税分局办税厅,一眼就看到了专门的彝语服务窗口,一名20岁出头、眉清目秀的女孩,正用彝语跟一名男子交流着,这名女孩,就是柳叶,人如其名,清新温婉。
走近一看,正在办税的彝族纳税人吴老爹热情地告诉记者,听到彝语,看到彝文,他觉得很亲切,有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其实我是懂汉语的,但税务干部跟我说上两句彝语,我心里就更舒坦。” 吴老爹说。
办完业务,柳叶微笑着递给吴老爹一个小蓝本,记者定睛一看,是一本名为《淤泥国税——彝汉文字税收知识月历》的小手册,“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收入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税……”12个月的月历分别用彝、汉双语登上了12条通俗易懂常用的税收知识。一册小小的读本,映出了淤泥国税人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让人在深冬的季节,倍感温暖。
据了解,该局还制作了彝文办税流程,并开展彝家山歌唱税法、“税法宣传进彝家”等活动,赢得了当地老百姓信任和称赞。
“白加黑”时刻待命——刘浪、郭汉超
2014年12月24日,圣诞节,岁暮天寒,偏远的小乡村,并没有城市一样的喧嚣。
晚上10时,刚加完班、一身疲惫的刘浪正准备上床睡觉却接到了贵州首黔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会计胡柠打来的电话。“实在是很急,公司等着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现在能不能领?”电话那端是胡柠焦急的声音。
刘浪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标准的“税二代”,在父亲的影响下,刘浪一直是名效率高、业务精的国税骨干。“知道了,我现在就来。”刘浪挂了电话,立即披上外套,快速赶到办税大厅。
长相俊朗、性格稳重的郭汉超,是货运发票代开窗口的服务人员,货车司机最信任他。因为山高路远,货车司机们行程匆匆,经常一人拿着几十人的结算单和发票专用章,装进麻袋,放在郭汉超面前,“帮忙开下增值税运输发票,好了打电话给我。”为了办理全乡1577名货运司机的发票业务,郭汉超和同事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宁可多辛苦,也不愿耽误纳税人的时间。
“面对面”宣传税法——包广吉
“包局长,要收税就先喝醉,如果你敢和我们每人喝一碗水拌酒,我们就办证。”这是发生在“营改增”工作中的一幕。由于淤泥乡彝族聚居地,很多个体户无证无照强行拉煤,但淤泥税务分局局长包广吉并没有放弃,下班后他总会挎上那个塞满宣传资料的斜挎包,带上税务干部去跟那些别人不敢惹的少数民族驾驶员“谈心”,不善应酬的他苦撑着,一碗碗喝干他们自酿的水拌酒,“钉子户”也被这个豪放的分局长“征服”了,就这样,当初300多户不愿意的纳税人也“乖乖”办了证。
而作为团队的“头儿”,包广吉要做的当然不只这些。为制作《淤泥国税——彝汉文字税收知识月历》读本,他绞尽脑汁,多方联系,找到了贵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授,坦诚求助、虚心求教,历时1月、熬更守夜制作读本;颠簸4个小时车程,他远赴辖区最远的普古乡舍烹村,手把手教会养殖户简易的计税方法、宣讲减免税政策;数次上门,道乡情、宣税法,与不理解为什么要纳税的纳税人成为了朋友……
“肩并肩”排忧解难——淤泥国税人
在采访中,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盘县岩博酒业公司董事长余留芬饱含深情地对记者说,“在我们心中,淤泥税务分局的国税干部是彝家人的‘贴心人’。”因为余留芬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5月,岩博村村办企业财源加油站被中石油收购,税收管理员在清算过程中,发现账目混乱,购销存核算不清,从销售简易日记账上来看,该企业需补交60余万元的税金,本着基于法律、实事求是的原则,淤泥分局局长包广吉亲自带领管理员用了一周时间,充当“临时会计”,对该企业账簿凭证进行全面清理,对购销存情况进行清算,最后该企业依法补缴增值税2万多元,为余留芬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大难题;2014年4月,因财务人员疏忽,某矸石砖厂忘记认证当期进项发票,导致产生销项税金45万元,如果缴纳了该笔税款,企业势必破产,分局管理员在了解到该小型微利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后,及时为该企业办理了延期缴纳税款,并寻求政策支撑,最后用企业留抵税金抵减应纳税额,照企业的话说,征税与关注企业发展并存、严格执法与纳税服务同在,淤泥国税人当之无愧。
“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只遇到过一次,解决的办法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十二个字:‘严格执法、以诚待人、耐心服务’。” 包广吉说。
现在,走在淤泥乡的大街小巷,许多老百姓们都会和淤泥税务分局的国税干部热情地打招呼。“服务无距离基于用情、业绩无巨细基于用心、清廉需长远基于律己”,在包广吉的办公室内高高地挂着这样一副工作“愿景”,是的,这三句话,淤泥国税人做到了。
盘县国税局淤泥分局开展“《税法》宣传进彝家”活动。
盘县国税局淤泥分局干部到税收教育基地发放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