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0期 本期1608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7-18

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殷坤明

  放眼环球,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和强盛的民族,无不是以文化的软实力为重要支撑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有如下深刻的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倾力倡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他多次深入到大学生中、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继作了一系列深刻而精辟的论述。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对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殷切的要求:“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全社会都有责任”。“学校要把德肓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教书育人,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是其中传统美德现实化的生动写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思想,表达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追求,更寄托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2014年5月23日在上海考察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为什么要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这些年不容忽视的是:在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一些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人财物资源配置权过大过于集中,尤其是缺乏必要有效的监督,一些地方(单位)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放弃理想信念,忘记服务宗旨,无视乃至蔑视传统文化,不自律不慎独,追求享乐寻求刺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错位,不知廉耻,放任自流,连遮羞布都不要,赤裸裸的追求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金钱、更多年轻的女下属。在这种弥漫着浓烈的权钱酒色交易氛围的部门和单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不说,还常常沦为其打击挟制排斥异己的口实和工具;德、能、勤、绩的评价体系被颠覆被粉碎,一言堂成了气候个人就成了政策,把用人之道三要素“官禄德”配置给八小时内甚至八小时外都围在身边的吹牛拍马者;至于个别长期向领导进行身心抚慰,提供一些器官任领导随时把玩的女下属,再平庸也不怕,照样可以入党,照样可以破格提拔,从长计议还要让其进编,好经常一起“出差”嘛;不顾廉耻,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嘴上装点门面的少数领导干部,图的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什么钱都敢吃,哪怕是赈灾的善款也不放过,真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恰恰就是这种一天没人溜须拍马就浑身不舒服的人,对党的行政的包括群团颁发的种种荣誉都是要捞的,赤裸裸“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党风就是被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党员干部败坏的。而社会风气的不好,就是由一个又一个单位不健康的小环境所污染的。对此状况,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掀起的反腐风暴,形如雷霆,势如飓风,大得民心,雷政富、李春城、季建业、刘铁男、廖少华等一大批相继落马的贪官,哪一个不是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在公开场合弄虚作假人面兽心,背地里吃喝嫖赌“以革命的名义”大肆掘金敛财。这一大批贪官里,为了隐藏得更深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者有之,但这种伪文明迟早还是容易被人识破的;而有一部分“日间美酒夜笙歌,金屋藏娇尽享乐”的贪官,则是因包养的情妇或想“转正”,或因争宠吃醋,或因金钱纷争引发矛盾,而遭举报进而被拿下的。如此的小三兴风所致的“翻船”,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很难真正地高兴得起。反观近两年媒体披露的贪官们,那个不是权倾一时“炙手可热势绝伦”,就其个人而言胡作非为过后的结局,恰如杜牧七言诗《泊秦淮》的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得势一时,繁华一时,最终重蹈历史的覆辙,再唱一出悲剧而已。

  虽说街头市面上牛二式的泼皮无赖很可恨,但与之相比,披起“外衣”有光环照着的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怕,其危害性远远大于前者。

  为官也罢,做民也好,道德是必须要讲的。不论是谁,不明大德,不守公德,不把控私欲,后果是很严重的,这方面的教训够深刻也够多了。为官者,善恶不辨、美丑不分,不问民生,无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视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可以霸道一方,亦可能得意一时,而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丢乌纱进班房,甚至还要掉“吃饭的家伙”;为民者,不讲文明,背信弃义,不敬业不友善,斤斤计较自我放大为人不齿,则会亲情友情渐失,日子越过越不顺心,生活寡淡无味,说不定哪天还会搞出些过激的事来危害社会······

  如何切实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需要逐步摸索和明确一定的评价取向和标准。如在某一个单位,文明、公正、诚信、敬业这样的人和事得不到肯定和赞许,而钻政策空子、结党营私、任人唯亲、欺上瞒下、好大喜功、权色权钱交易等厚黑哲学公开或半公开存在,甚至大有市场成为该单位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说明该单位的主要领导或整个班子要为这种与党中央要求背道而驰的状态负责,这已不仅仅是不守道德范畴的问题,而是已经触犯了党纪甚至国法了。那些在骨子里无视优秀传统文化,公然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又在大会上要求别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其所作所为实在是流氓行径。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抓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党委政府要倾力而为、责无旁贷,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慎独自律,全民则要自觉地身体力行,明“仁、义、诚、敬、孝”五礼,知“懒、贪、奢、浮、愚”五耻,真正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修身齐家,爱国敬业,使之成为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种持久的常态。如是,风清气正社会和谐,我们才能担负起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贵州梦·中国梦”进程中,坚定信念开启新征程,艰苦奋斗创造新业绩,满怀激愤书写无愧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