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途径刍议
□付贵兰
当前,面对历史的新起点,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新任务、新挑战,赋予发展新的历史使命。各个地方能否把握最佳战略机遇期,能否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在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紧紧依靠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之外,更离不开各个地方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因此,要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必须把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努力提升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进一步深化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一)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体和政体分不开的。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自1949年9月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对外友好活动以及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人民政协工作,仍然是中国人民团结战斗、建设祖国、统一祖国和全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二)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是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分不开的。
首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虽然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这一基本现实没有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也正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处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其次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形势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受利益驱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冷战被打破、战争危机加剧、社会动荡系数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威胁。在国际方面,一些西方霸权国家大造“中国威胁论”,搅局亚太,鼓动怂恿与中国领海交接的国家跟中国制造海洋争端,企图破坏中国主权,封锁、遏制中国发展。在国内, “三股势力”相互勾结,并屡屡借助国际反华势力、恐怖组织制造混乱,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管理增大了压力。要有效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军国主义等反华势力对中国政治、经济和主权的威胁,有效防止“三股势力”对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造成破坏,防止国际国内敌对分子颠覆、渗透活动,必须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为手段,构筑更加坚实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统一战线的形成,必须以人民政协组织来完成。
(三)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各个地方有各自的发展实际,有的基础好、发展快,有的条件差、发展慢,有的经济上去了、环境变差了……林林总总的问题不一而足。当前,摆在全国各地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刚性任务,不能拖拉、不能折腾、更容不得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作为人民政协组织,不仅要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充当好“润滑剂”和“减压阀”的作用,更要在调动智力支持上、提升履职能力上、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在探索符合地方发展的道路上充当好排头兵。
二、树立与时俱进全局观念,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领导,为政协组织提升履职能力创造条件。各级地方党委要着眼全局,着眼发展大势,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权力保障,为政协组织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为政协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创造条件。一是地方党委要切实履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职能,党政主要领导主动了解人民政协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政协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党委、人大、政府与人民政协之间的政治平衡关系,进一步凸显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相关决策部署,坚持重大会议、重大决策邀请政协组织参与或列席,并广泛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协参政议政的参与度。三是党政领导机关要将政协工作纳入对下属部门的考核范畴,进一步树立政协组织的权威性。
(二)统一思想,保持与中央、省、市、县同心同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仍是政治要务,各级地方政协组织必须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于工作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政治上、理论上、工作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地方政协组织保持同心同向,并充分发扬团结民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积极力量,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广泛建言献策。
(三)健全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一是推进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具体内容、具体程序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为人民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提供合法、有序的保障。二是摒弃人民政协“添乱”的错误认识,加强推进人民政协对政府部门《民主评议制度》、《工作履职听证制度》、《工作视察制度》、《社情民意调查制度》等制度建设,提高政协组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参与度,更好地推进公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民意表达的快捷化,以及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形势研判,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注重实际,进一步拓展人民政协工作职能范围。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人民对国家的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社会建设及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期望值也在日益增高。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所带来的新变化,许多东西无章可循,需要国家和地方根据形势变化去适时发现问题、妥善应对问题。人民政协组织具有容纳各方的统一战线优势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收集社情民意最真实、最直接的 “信息源”多元化优势,具有“智囊团”的人才优势。地方人民政协组织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的同时,可根据社会形势发展,适度扩大民意表达范围,建立社情民意常态化的搜集、研判机制,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行政决策提供服务。
(五)强化追踪,促进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办理的落实。
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的形成,大多凝聚了各专委会和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来源于视察、来源于调研、来源于基层、来源于实际,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要强化领导负责制。各级党政部门,对于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进行规范化办理,纳入“一把手”工作范畴,形成主要领导要亲自阅批、亲自督办重要报告、重要议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强化督促追踪。地方党政工作督查部门、工作绩效考核部门,建立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的办理追踪机制,建立考核问责机制,避免政协意见、建议和提案的落实因“拖”和“推”导致不了了之。
三、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工作履职能力
(一)加强人民政协组织思想政治建设。一是按照党的十八大端作风、正学风、转文风的要求,积极组织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各专委会委员、宗教人士、民主人士,通过开展专题座谈会、学习会、研讨会等形式,适时开展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要决策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工作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决策、服务发展上来,统一到推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上来,统一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上来。三是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职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鼓励政协委员大兴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之风,推进理论成果转换。
(二)加强人民政协机关及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政协领导班子及党政班子。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把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任用纳入地方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充满活力的政协干部队伍。三是坚持不懈开展作风建设。将端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贯穿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四是加强各专委会建设。按照政协章程规定,合理设置政协专门委员会,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并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团结、联系和服务政协委员的重要作用,增强工作的活力和成效。
(三)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一是注重政协委员的学习和培训,促进政协委员提高自身素质,遵守政协章程,履行职责,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相关会议和活动。二是积极协调政协委员所在单位,为政协委员开展工作提供方便。三是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好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四是建立健全政协委员管理考核制度,确保政协委员在政协章程和相关法规允许范围内履职尽责。
总之,当今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级地方政协组织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导向,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科学化的人民政协工作方法和途径。
(作者系石阡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