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7期 本期1507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1-09

知识群英构建的“理想国”

□张光恒

  这是一本中国知识精英的言论集,其内容涉及到了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及哲学等等多个知识领域,读后定能帮助我们直抵达问题的核心,变得深刻而清醒。同时,他们睿智的语言,叩击人的心灵,让人们去关注社会的发展、自我心灵的成熟,这本书就是《盗火》(严彬、马培杰主编)。

  这本书是凤凰网读书频道线下文化沙龙“凤凰网读书会”活动、智慧者的思想精华集结与浓缩。活动中华人圈里最顶尖的智者、学者、小说家、诗人、民谣歌手、导演等,都曾来此做客嘉宾、畅谈社会、人生,在思想上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系列活动得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品牌策划人范新的首肯和支持,“凤凰网读书会”遂决定将四年多来、在凤凰读书读书会上各位嘉宾的语言交流,凝于纸上而形成书集,于是便于2014年的一月份,出版发行了这套“凤凰网读书文库”——《盗火》,可以说,这本书就是“凤凰网读书会”的成果产物。

  细读这本书,可以发现它是着眼于理想主义,从现实生活入手,谈政治,论改革,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毫不故弄玄虚,空谈妄论。比如在《作为生活经验的政治——政治是什么以及如何谈论政治》一文中,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认为“政治是个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是上层“建筑”,恰恰相反,它和我们的生活丝丝相连,关系密切。还有,政治这个东西,也正如我们学过的中学课本里所说的:人不能生活在政治之外,妄想脱离政治是不可能的。它看似遥远高深,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是政治时时关心你的生活。确切地说,“你可以富可以穷,可以是民也可以是官,但是不同政治制度下决定了你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关系着做人的尊严(刘瑜)。”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思考是他们的习惯与信仰,他们细心观察当下社会,理性批判不合理的现象,用理想与激情,为人民构建理想中的“理想国”。他们谈自由,认为:“自由来在高处的,只有回到个体自身,才能让自己回到时间的尺度观照自己的生命。”《自由是我们自己剥夺的──我们为何失去了自由》(熊培云)。他们也谈鲁迅精神,认为鲁迅精神永不过时,并在现时代有了新的含义:“今天的中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觉得我们需要有鲁迅所说的韧性精神,另一个是需要有智慧。我呼唤韧性和智慧。(钱理群《鲁迅,未完成——寻找鲁迅的现代意义》)。”不管怎么样,他们对现实的忧虑、昂扬的理想激情,对当下社会任何一个还会思考的人而言,都将是一个有益的启发与引领。

  细读此书,我们极会被书中精英知识分子们时而急切、时而温厚、时而冷峻的语言所打动,他们闪现着智慧火焰的语言光芒,将周围彻底照耀;他们实际上构建了自己的一种“理想国”,力邀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能参与进去思考、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