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1388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5-30


铜锁铁锁

□金燕

  保安王今一上班,就遇到了烦心事,就是伸手去开那把铜锁铁锁。
  铜锁铁锁都是把门的什物,均为把门的机关而已。
  说白了,铜锁铁锁本身就一把锁门的锁,那为什么要分铜的铁的呢?
  这就难为了保安王今了。因为铜锁门里住着的是领导干部,铁锁门里住着的是普通干部。
  王今闹不明白,都是干部,干嘛要分铜的铁的。分不要紧,要命的是王今常想着铜锁铁锁的事,在闹明白和没闹明白之间常把机关弄调,铁的开成铜的,铜的开成铁的。把铁锁按成铜锁的是事时有发生。
  好在领导干部不予计较,普通干部也不与他计较。开错锁了没关系,各自进各自的门是真。
  就在那日,铜锁门里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视察回来,风尘仆仆的领导身边跟了一堆随从,领导干部脸上挂着微笑,随从们跟进来时好像议论着基层发生的事。
  王今想听明白随从们议论的事,忙着敬礼,忙着按锁,无意中把铜锁按成了铁锁。
  领导干部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
  他走到王今身边,置之一笑,而后把铁锁按成了铜锁。
  领导干部带着微笑进了铜锁的门,王今的笑容却凝固在了脸上。
  他再一次闹不明白,有着卑谦微笑的领导为什么进得了铜锁的门,而进不得铁锁的门。
  带着置疑,王今走进了铜锁的门。嚯,真是不进不知道,一进吓一跳。
  这铜锁和铁锁还不能相比,还真不一样。电梯高一个档次,先不论质量如何,就是称重量,铜锁门里的电梯也得重出将近一倍。
  相比之下,铁锁门里的电梯里的楼层显示屏简直无法比拟。好像摆设在那里的过期按键。还时时露出了亟待修缮的窘迫。
  还有,暖气的温度也不一样,就是走在过道里,王今也能感受得到温度的差异,温暖的分量。
  他几乎是耷拉着头走出铜锁门的,心里想,难怪从铜锁门里走出的人就是不一样。趾高气扬,优越感倍增不说,最平常的也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的神情充满面颊。
  从那铜锁门出来,好像就高人一等,好像就该骄傲自得,好像个个都是领导干部。
  尽管领导干部脸上常挂着卑谦的微笑。铜锁铁锁好像无形中竖起了一道心墙,隔开了和谐的问候,隔开了善意的微笑,隔来了冷漠与生分。给本就不十分融洽的邻里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叫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不知该说谁的好,该说谁的不好。都说邻里处得好,见面是个宝。真是好之不见,宝之难觅。
  关于铜锁铁锁,也有不同的看法,从铁锁走出来的人说,因为远离铜锁,远离领导干部,行动方便自如得多,神情轻松愉悦得多,也放任自由得多。想唱个歌听个曲什么的,想唱就唱,想听就听,无拘无束,无拘无绊。落得轻松自得,开心方便。
  真可谓各有所图,所有所需,各有所愿,各有所得了。
  但好景不长,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是过道里的照明灯。因为是封闭式设计,过道里没有一丝光照,全凭照明灯发挥作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照明,很快就传来了照明灯熄灭的消息,很快就传来了铁锁门里无人换灯,换灯不及时的消息。紧接着是,垃圾清理出现了问题,卫生条件出现了问题,呼声一个接着一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真是呼声一片,问题一串。一个个怨声载道,一个个叫苦不迭。
  就连铜锁门里的也嚷嚷上了,发生了类似的问题。
  王今有些茫然,坐在那方属于自己的位置里,他想起了自个的门锁,想起了自个门锁里的世界。
  王今住在被人们称为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因为收入低,他只有能力租住这样地方的屋子。
  这里唯一的好处是邻里挨得近,东家隔西家,只要招呼一声,都能听见,喊得应。
  邻居里,曾有位大婶吃了五户人家的菜都没有把碗里的饭吃完,这样的事例成了邻居们的笑谈,流传至今,还有人记着它,没把它忘记。
  这样的事例也成了那个区域里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许多高楼大厦就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有许多时尚女流也是从那里走过来的。
  他们原本也是勤劳的庄稼人,与亿万农户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农家生活。
  不知从哪一天起,这里多了些异样的生意人,收酒瓶子废铁的,做糕粑卖豆腐的。他们成了这里的新居民。房屋出租行业应运而生了。许多农户不再捣弄庄稼,而捣弄房屋,出租的租金就是他们的生活来源。
  到后来,一楼小院变成了三层楼房,房主们过上了半城市半乡村的城市生活,他们开始练早舞,打羽毛球,拎着篮子到街头买菜,做发型,甚至到远方去旅游。
  异地风光陶冶着他们,开阔着他们。一个个兴奋得很,激动得很,都想赶着好时光玩个好,玩个够,把钱花完了再回到原处,重开锣鼓齐开张,再好好大干一场,再挣更多的钱,玩更多好玩的地方。
  王今不是户主,也谈不上那样的生活。他每天起床,锁门,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保安,本本分分坐在原处按开门的铜锁铁锁。
  只是不知道这铜锁铁锁要按到何时何地,也许是很久很久,一辈子的久。
  这样一来,他觉得心里有些烦乱,他决定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他的身子来到街面上,他感到好轻松,好自如,一直就这样走下去该多好。街头,分门别类,五花八门的广告让他目不暇接。
  他有几分心动,几分跃跃欲试。
  蓦地,一幅着红条子保安制服的广告跃入他的眼帘。
  他走上前去,几番研读询问,几番商定后,他穿上了红条子保安服装,当起了酒店保安员。
  他感受到第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不再为按铜锁铁锁烦心,不再为开错锁而难堪失意。
  在灯红酒绿的酒店前,在扑朔迷离的霓虹灯下,在绿意爬上枝头的行道树旁,他有些飘飘然,说不出心里是好是坏。
  红条子制服穿在身上,翻了倍的工资揣在兜里。好风景看着,好饭好菜吃着,人生还有什么不遂意的呢。
  人们都在追求着,打拼着,都说成功是目的,追求是过程。
  一旦得到了,那又怎样呢。
  失意还是悄悄爬上了他的心头,看着忽闪忽闪的霓虹,他的心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些什么,究竟少的是什么,自己不明白也说不清道不明。
  他像根木柱子似的愣在那里,有几个过往的行人向他张望,指指点点,他全然不知,全然不晓,全然不顾。
  回家路上,他追根溯源。结果让自己大吃一惊,他竟然是舍不下铜锁铁锁的日子,舍不下从那里进进出出的领导干部,普通干部,还有让他曾经不愿看到的铜锁铁锁。
  他回来了,跟当班的保安聊起别后的感叹,他感同身受的说,人啊,别错过了美好的时光,美丽的风景,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比如,我在这里当保安,开那铜锁铁锁,开的好好的,怎么会为一点小事就选择了离开。
  ……唉,真是别提了。提起来叫人一言难尽。
  你可以回来啊,当班保安说。
  回不来了,人失去的东西,就像打倒的水,有谁听说过能拾起打倒在地上的水。
  没听说过,可我听说过有人能拾起掉到地上的金子。
  金子和水,孰重孰轻,自己掂量吧。
  当班保安的一席话,像一记重重的鞭子,把他抽回了现实。
  他离开当班保安,没去酒店门前,没去穿红条子制服。他去了理发部,理了发,修了面。
  第二天,他精神爽爽地回到铜锁铁锁旁。
  敬礼,按锁,动作娴熟干练。
  领导干部抱以他微笑。
  普通干部抱以他微笑。
  王今觉得自己又做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