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症结 寻良方
赤水市政协调研建言助推竹业发展
本报讯 (杨 春) 赤水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竹原料组织供应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为县竹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天台、长期、宝源、白云、两河口等乡镇和部分村组进行实地调研,逐一到全市7个竹片加工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组织政协委员到周边的四川叙永、纳溪等地了解当地竹原料组织供应情况和有关扶持政策,通过与竹农、专业合作社、有关乡镇和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该市竹原料组织供应工作情况,找症结,寻良方。
赤水是全国30个“中国竹子之乡”之一,全市竹林面积123万亩,在全国 “中国竹子之乡”排名第二,人均竹林面积4.1亩,在“中国竹子之乡”中位列第一。倍受关注的赤天化纸业公司20万吨竹浆项目投产以来,给赤水竹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组织供应竹原料47万吨,累计生产竹浆板17.60万吨。竹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赤水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竹原料组织供应工作中也存在乡镇竹原料征收任务分配不合理、丰产林培育力度不够且管理不到位、竹原料组织供应过程中间环节多费用多、竹切片加工点设置不合理、竹基地公路规划建设和等级滞后、原料组织供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农村砍竹运竹劳动力匮乏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委员们建议:一是对全市现有竹林面积进行全面核实,科学合理下达任务;二是加大低产林改造和丰产林培育力度,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三是规范组织供应工作中间环节,充分调动竹农积极性;四是加强对竹原料切片管理,充分发挥竹切片的作用;五是加大竹基地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力度;六是加大流通环节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七是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八是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及时处理组织供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赤水市政协在认真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全市竹原料组织供应工作的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赤水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