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协之为
——从六盘市政协履职答卷看协商民主的六盘水实践
□罗晓慧
众木之材成大厦,众流之归汇乌蒙。
自1982年4月成立以来,六盘水市政协历经9届,走过了四十三载光辉岁月。在省政协有力指导和中共六盘水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将履职实践深度融入六盘水波澜壮阔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政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频、与人民同心,为助推六盘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凝聚人心、铸牢政治忠诚中把准政协之“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切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形成了“党委真重视、政府真支持、政协真协商、部门真参与、群众真满意”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委2次召开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出台多项制度文件;市委主要领导对政协履职成果多次批示予以肯定,为政协履职注入强大动力。
市政协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创新构建市政协党组领导、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抓机关、专委会党小组+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带系统的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实践“支部联建、界别联手、党员联动”工作模式,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进清廉政协建设,严格执行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等制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协干部队伍,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在政协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和谐中汇聚政协之“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市政协坚持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中心环节,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深化理论武装强根基,构建多层次、矩阵式学习体系,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全市政协系统营造党内党外共学党史、共话初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重大历史节点,精心组织座谈会、书画展、演讲赛、职工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爱国热情,广泛汇聚奋进力量。
拓展联谊联动促协作,积极参与川滇黔赣等多地政协联系会议,推动北盘江流域治理协作,在川滇黔赣冀五省二十市州政协联系会议上发出构建“安香快速客运专线”倡议,引起广泛共鸣。在省政协平台围绕能源安全、“黔货出山”、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积极发声12次。编辑出版《丰碑:三线建设在六盘水》《风物凉都》等文史书籍20部,启动《六盘水政协志(1995—2025)》编纂工作,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持续优化“一刊一网一微”宣传阵地,讲好凉都故事,传播政协好声音。
■在凝聚智慧、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政协之“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职的第一要务。市政协自觉将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发展之举,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助力发展显作为,从推动原煤转化、促成示范机焦厂建设,到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再到促成煤层气产业政策落地和重大项目引进,始终以智慧凝聚共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九届市政协以来,围绕“2151”产业集群、“再造一个工业体系”、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文旅融合等重大课题,组织委员深入一线察实情、谋实招,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政协方案”。
心系民生促和谐,十年如一日关注并推动水城河治理,聚焦“一老一小”、城市治理、交通出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声建言。智力支边和公益慈善活动惠及广泛,实施公益项目600余个,开展农技、护理等培训惠及广大群众。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实事落实等关键领域深化协商式监督,委员担任特邀监察员参与行风评议,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战场,市区政协37名班子成员带头挂帮,119家委员企业投入2.5亿元帮扶46个贫困村,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百千万行动”。持续围绕防返贫监测、特色产业、乡村治理等深入调研协商,开展东西部对口协商,推动“黔货出山”“凉珍入湾”,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2亿元。
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推动形成“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景区协商”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探索搭建“政协委员+政府+银行+企业”协商机制,创新经验被纳入全省基层民主协商改革试点,《人民政协报》作深度报道。在全市建立95个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活动500余场,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600余个,切实打通协商民主“最后一公里”。基层民主协商风生水起:六枝特区政协探索建立驻温州、中山委员异地协商联络服务站,不断扩大“朋友圈”;盘州市政协创新开展“盘事好商量·协商面对面”活动,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水城区政协持续深化“四进四助”履职实践,助力精准破解基层发展难题,串起委员与群众“感情线”;钟山区政协“六进”院坝,聚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凝聚力量、持续守正创新中夯实政协之“基”
打铁必须自身硬。市政协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
构建“初任培训+专题培训+履职培训”系统化培训体系,举办各类培训58期、“书香政协我来讲”活动146期,覆盖6700余人次,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履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健全委员履职管理、联络服务和激励约束机制,表扬先进典型,实现“全员入委”。建立专家智库和律师服务团,创新开发委员履职提案管理平台和会议服务小程序,提升履职信息化水平。
着力破解市县两级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承办全省政协经验交流会并获得肯定。持续健全协商机制,拓展协商平台,推动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起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基层协商等多形式协商议政格局。先后11次开展市长与政协委员协商座谈,常态化举办副市长、法检“两长”与委员专题协商,邀请民主党派、界别深度参与,与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开展东西部协作联动协商,形成多层次、常态化协商议政体系。
协助市委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系列制度文件,狠抓22项改革任务落实,废除脱节制度28项,修订完善36项,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跑出加速度,多篇信息获全国政协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采用,实现历史性突破。
回望峥嵘岁月,市政协每一步前行,都镌刻着政协人忠诚履职、实干担当的坚实足迹;展望未来宏伟蓝图,凉都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正呼唤政协新的更大作为。
市政协主席蒋兴勇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政协将继续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坚强领导下,继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协商民主‘追逐线’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线’,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六盘水实践中展现政协新风采、作出政协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