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履职上尽力 在精准上发力
——德江县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开展以来,德江县政协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部署、广泛参与、奋发作为、履职尽责、精准发力,积极围绕“百千万行动”开展相关工作,在助推德江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政协领导深入一线坐镇指挥
自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以来,记者了解到,为把“百千万行动”与履行政协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县政协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加强调查研究,营造浓厚氛围,从多方面把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落到实处细处。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县政协结合省、市政协“百千万行动”政协主席挂帮乡镇的要求,县政协班子成员分别担任7个乡镇(街道)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部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以“脱贫攻坚的指挥员的身份”,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坐镇指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指导、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在帮助以上乡镇理清工作思路、督促工作落实、解决工作难题中,县政协领导根据乡镇实际情况,认真帮助挂帮乡镇(街道)招商引资、协调项目、争取资金,推动了联系乡镇(街道)基础设施的改善,壮大了特色产业,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如在规划发展天麻、茶叶、花椒、精品水稻、前胡、香榧果、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方面,县政协为挂帮乡镇(街道)申请协调了各项资金共计3700余万元。
委员企业发挥优势帮扶贫困村
在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工作中,记者采访得知,为确保“百千万行动”取得成效,县政协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扶贫履职平台、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参与、明确扶贫责任措施,建立了政协班子成员联系委员企业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3至4家委员企业,7个班子成员共联系24家委员企业,帮助企业谋求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通过召开委员企业座谈会统一思想,引导委员企业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利益联结、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结对帮扶贫困村,24个委员企业帮扶32个贫困村。委员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运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将企业自身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整合到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产业中去;利用企业平台做好产品的市场服务,线上线下销售服务、把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关,建立产销对接,稳定销售渠道,助推“德货出山”,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委员企业发展脱毒甘薯5000亩,精品水稻3000亩,天麻5000平方米,带动25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吸纳贫困户到委员企业就业120余人,并给予贫困户更高的工资待遇及优先进行技术培训,资助32名困难家庭学生就学,开展民营医院下乡义诊5次,出资10余万元帮助贫困村完善村委会办公设施等。
委员进村入户帮扶贫困户
按照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政协委员帮扶贫困户的要求,结合“六比六看一争优”活动,县政协积极引导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共有161名政协委员帮扶536户贫困户。
在帮扶工作中,有力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参与扶贫攻坚的热情,取得明显成效。如政协委员采取“留电话、加微信、吃餐饭、送温暖、交朋友、成亲戚”的基本工作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起密切的帮扶关系。运用“五看法”,弄清楚搞明白贫困户贫困状况、致贫原因。政协委员发挥自身的人脉、智力和渠道优势,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与此同时,通过感恩教育,积极引导贫困户发自内心的认可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的“四个好”。截至目前,县政协委员出资帮扶贫困户已达到20余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800余件。
对于下一步如何继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向纵深发展,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精准推动脱贫攻坚;搭建信息平台畅通政协扶贫渠道;以产业为支撑,拓宽持续增收路径等方面发力,为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