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正文 发布时间:2007-02-08


党派提案关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

贵阳市将在14个大型社区内建设报刊亭

  本报讯  (潘志建   赵  蔷)  贵阳市将在14个大型社区内分别建设一座报刊亭,解决群众买报难,看报难的问题。目前,部分报刊亭已建设完毕,近期将投入使用。这得益于致公党省委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贵阳市城区报刊亭建设应适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2006年初,致公党省委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贵阳市城区报刊亭建设应适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省城的报刊亭存在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建议当地党委政府要把报刊亭的建设列入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报刊亭合理布置,既解决市民买刊难的现实问题,又给省城的文明增添新亮点。
  该提案在社会上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在省政协第39次主席会议上,被列入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省政协副主席李金顺率省政协提案委一行,就2006年贵阳市政府承办的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的重要提案进行了现场督办。贵阳市委、市政府对此提案落实工作也很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坚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该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市规划局于2006年7月底完成了贵阳市中心区报刊亭布点普查工作,提出了在贵阳市两城区有条件的社区新增40个报刊亭(先期建设20个)、同步改造原有77个报刊亭的意见。经贵阳市市长办公会和中共贵阳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现正在实施过程中。目前,部分报刊亭已建设完毕,近期将投入使用。另外,贵阳市还建立了补贴配送机制,由贵阳市委宣传部和贵阳市邮政局共拿出194376元,对原有77个报刊销售点和新建的20个报刊亭统一免费配送《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各5份,扩大党报党刊的宣传面,对此致公党省委表示基本满意。同时,在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致公党省委还提出,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开拓思路,不仅考虑到在社区建报刊亭,还应考虑到贵阳市几大休闲广场,如瑞花广场、大十字广场、云岩广场等人流量大,人员集中的地方新建报刊亭,以弥补不能在主、次干道上建报刊亭的缺憾,圆满解决群众买报难,看报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