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17期 本期3762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1

索桥颂歌(外二章)


□江跃华


大美贵州,王学修文;猫跳河畔,红色索桥。河谷幽深,崖悬壁峭;雄奇险峻,水流滔滔。人渡索上,面向苍穹;背临深渊,魂惊魄动。

索桥古渡,沟通猫跳河畔修文、清镇两岸;两地群众世代交往,索桥发挥了巨大作用。

1936年初,红二、六军团长征到此。2月1日,从修文一侧抢渡索桥,占领对岸,守住渡口。军民合力,又在上游百余米处,以砥柱石作为桥墩,半天时间,修建两米宽的便桥横跨猫跳河上。红二、六军团1.7万多人,两天内顺利渡河,向清镇、黔西进军。

光阴荏苒,日月更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更好利用猫跳河丰富的水能资源,先后在河上建成6座梯级水力发电站。纵横交错的高压电网,蔓延整个贵州高原,把光明和幸福送给千家万户!


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谷堡索桥边居住的各族群众,继承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修建提水站,修建山塘水库,确保山地良田灌溉,旱涝保收。立下愚公移山志,家乡面貌大改观。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伟人的名言,英雄的军队,战争年代,指引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索桥儿女,奋勇争先:抗美援朝,踊跃报名,保家卫国,作出贡献;自卫反击,应征参战,英勇事迹,激励后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索桥干部群众,发扬长征精神,调整产业结构,大种水果蔬菜。贵长猕猴桃,享誉四方;次早熟蔬菜,市场俏销。乡村振兴,风生水起;美丽家园,生机盎然。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红色文化


红军长征过索桥,留下许多动人故事。女战士送小孩棉衣,象征军民鱼水情。当地群众捐献木板、竹子,在砥柱石上架便桥,帮助红军大部队过猫跳河,体现军民一家亲。近90年来,红色文化在索桥一带深深扎根。

革命旧址,英雄事迹,长征精神,红色文化,是索桥的一座“富矿”,是鲜活的历史,是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谷堡镇索桥村党支部、村委会,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带领村民调结构、兴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学史明理,初心长留。红军长征留在索桥一带的许多红色故事,感人肺腑,振奋精神,激励索桥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持之以恒,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