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黄瓜香
□高 峰
黄瓜熟了。小菜园里的黄瓜架子,前些日子还只是些嫩绿的藤蔓,如今却已爬满了黄花儿,结出了青碧的果实。那黄瓜,一根根垂下来,顶着花儿,带着刺儿,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我向来爱吃黄瓜。幼时在乡下,每到这个时节,总要到菜园子里去寻。黄瓜藤爬得高,须得踮起脚尖,才能摘到那最饱满的一根。摘下来,也不洗,只用手抹一抹上面的小刺,便“咔嚓”一口咬下去。清甜的汁水立刻溢了满口,连嘴角都沾了些许绿色的碎末。那种滋味,至今想来,犹在齿颊。
老家的黄瓜,从来不讲什么品相。有的弯如月,有的直似擀面杖,还有的中间突然鼓起个大肚子,活像个贪吃的胖娃娃。表皮上布满了小疙瘩,摸上去糙糙的,却自有一种野趣。最妙的是那种刚摘下来的黄瓜,掰断了,断面会渗出细密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黄瓜做菜,最是百搭。切成细丝,与拉皮同拌,淋上芝麻酱,便是消暑佳品;切成薄片,与木耳同炒,清脆爽口;若是切成滚刀块,与鸡蛋同炒,黄绿相间,煞是好看。还有一种吃法,是将黄瓜切成长条,塞入肉馅,上锅蒸熟,名曰“黄瓜酿”。蒸好的黄瓜酿,外皮依然翠绿,内里的肉馅却已浸透了黄瓜的清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做一道“拍黄瓜”。取两根新鲜黄瓜,放在案板上,用菜刀侧面使劲一拍,黄瓜便裂成不规则的长条。撒上盐,腌出水分后倒掉,再加蒜末、醋、少许糖和辣椒油拌匀。这道菜看似简单,却极考验黄瓜的新鲜程度。若是用了存放过久的黄瓜,拍出来的断面就会发白,失了那股子生气。母亲做的拍黄瓜,总是碧绿如玉,吃起来“咯吱咯吱”响。
黄瓜还能做汤。夏日里,取嫩黄瓜切片,与虾皮同煮,汤色清亮,味道鲜美。若是加上几片西红柿,红绿相映,更添几分食欲。这种汤,喝下去不会让人大汗淋漓,反而觉得通体舒泰,暑气顿消。
城里人吃黄瓜,喜欢去皮。我倒是觉得,那层薄薄的绿皮,恰是黄瓜的精华所在。去皮后的黄瓜,虽然口感更嫩,却失了那股子清香。况且,黄瓜皮上那些凹凸不平的小疙瘩,看着就让人觉得欢喜。
前几日去菜市场,见一位老农在卖自家种的黄瓜。那些黄瓜长短不一,有的还带着未落的花蒂。我挑了几根,老农笑道:“您会挑,这都是今早刚摘的。”回家后洗净一根,咬了一口,果然汁水丰盈,竟让我想起了儿时在乡下偷摘黄瓜的情景。
黄瓜的生命力极强。记得有一年,我在阳台的花盆里随手埋了几粒黄瓜籽,没怎么照料,它们竟也攀着栏杆长得欢实,后来还结出了几条小黄瓜。虽然产量不高,但那种看着生命在自己手中成长的感觉,却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来得满足。
黄瓜的滋味,说到底,是夏天的滋味。那些带着毛刺的碧绿身影,总能让人在暑气蒸腾时,尝到一丝清凉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