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
以文旅融合为纽带 擘画民族团结新画卷
□廖育婷
近年来,从江县立足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探索“文旅融合+民族团结”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新线路、发展新业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旅融合激活民族团结新活力。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依托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持续推动岜沙苗寨、加榜梯田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加榜梯田成功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里侗寨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从江环线所串联的岜沙、加车、占里、四联等12个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展现从江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新窗口。以岜沙苗寨、增冲侗寨、加榜梯田、稻鱼鸭共生系统等为主题的文创作品,多次走进央视、央媒,《大山的小孩》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宣部100首“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优秀曲目。“侗族大歌节”反响强烈,“村百节”强势出圈,“会唱歌的从江”实力圈粉。
产业融合开拓民族团结新模式。立足从江生态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自然风光、生态农业、文化体验等发展潜力,以“产业振兴+民族团结+乡村旅游”为抓手,借助东西部协作帮扶契机,围绕“一药三香”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推进中药材、百香果、香猪、香禾糯等单品实现规模化突破,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直供果蔬基地,“一药三香”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达18.07万亩、百香果种植2.27万亩、香禾糯种植6.62万亩、香猪出栏10.05万头。促进旅游方式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康养旅游、乡村体验游、研学旅游转变,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力,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不断深入,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2024年,接待游客54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4.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23.35%。
节庆活动搭建民族团结新平台。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构建“传统节日+民俗节庆+特色活动”的多元旅游载体,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牛斗人和”“吃相思”“姑妈回娘家”等活动,用“接地气”的形式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互动,有力拉动节日文化消费,节日文化经济潜力有效释放。依托“侗族大歌节”“传歌节”“新米节”“芦笙节”等民俗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惠民活动,通过办赛事、促旅游,培育和激发文化旅游体育市场消费新热点、新潜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相互欣赏,实现心理认同、精神相依。将斗牛比赛、芦笙比响大赛、“岜小沙”快乐篮球赛等民间体旅赛事,以“体育+文化+康养”的形式打造为特色项目,吸引游客体验特色文化,全面提升各族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