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2期 本期352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6

传统文化新演绎


——贵州原创歌剧《王阳明》在京演出


□赵相康


当载着王阳明的行船划过舞台,原创歌剧《王阳明》在一阵舒缓厚重的交响乐中拉开帷幕。5月10日12日,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重点项目——原创歌剧《王阳明》在北京中央歌剧院连演三天,这部从台词到音乐再到舞台都透着心学之问的歌剧,让在场观众赞叹不已。

“这部剧太让人喜欢了。”从事翻译工作的观众肖力达对歌剧尤为喜爱,看完演出他激动地评价说,歌剧《王阳明》不仅曲式写得好,角色设计好,舞台设计更是简洁大气,感觉欣赏了一场音乐会版的歌剧。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物。作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是一位在明史乃至中国历史中绕不过去的人物,其心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是贵州正在实施的“四大文化工程”之一。

该剧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荣誉出品,中央歌剧院、贵州大学、贵州道禧文化传媒联合出品,讲述了明正德二年,王阳明上疏遭陷被廷杖后,赴贬贵州龙场驿,夫妻惜别于钱塘,后又遭福平所率锦衣卫追杀而投江。来到贵州的王阳明深陷绝地,跌入人生谷底,但他宅心仁厚,被阿朵代表的各少数民族所拥戴。龙场悟道后,其教书育人之德、治国平天下之功、致良知之言,演绎出一部生命的交响咏叹。

事实上,表现王阳明的心学是一个很难的题材。导演易立明和沈亮认为,虽然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有很多传奇故事,但歌剧《王阳明》并没有将王阳明的一生展现在舞台上,而是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为戏核,展现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传奇生命与伟大智慧。

导演们以极简艺术风格和现代视觉设计营造传统文化的哲学意境,用超现实表现手法将王阳明悟道的心路历程精准呈现。多维时空的轮转和场景互换让舞台极具哲学思辨意味。“心既是理呀……”当由中央歌剧院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韩钧宇饰演的王阳明极具爆发力地唱出顿悟的“心即理”之思,仿佛压在身上的大石瞬间炸开,悟道后的豁然开朗直抵人心。座无虚席的剧场内,观众热情高涨,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中央歌剧院特聘驻院作曲家、贵州大学硕导、CHiiNA Daoxi艺术总监柳进军担当该剧作曲。他表示,自己用5年时间,融合了中国文人音乐、戏曲、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将古琴、中阮等民族乐器,甚至号角等传统韵味浓厚的乐器融入乐队,呈现出了自己心中的王阳明。此外,演出还融入了布依族歌曲《好花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撮泰吉”等贵州元素。


4914-4-5.jpg

5月11日,《王阳明》在京演出现场。


图片来源:贵州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