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错峰游”让淡季不淡
□赵 萱
春节假期,文旅消费“热辣滚烫”,多景区门票售罄或约满,多酒店“一房难求”。某旅游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几年春节旅游高峰过后的几周内,都是适宜错峰出游的时间节点,机票、酒店、跟团游、租车等出游价格降幅较为明显。(2月21日澎湃新闻)
在传统认知中,元宵节往往是春节结束的节点,但实际上,元宵节后,错峰游才迎来它的“春天”。要说错峰游有多“香”?首先,价格实惠。近日,“上海飞大阪机票仅8元”登上热搜,境内外机票价格“跳水”明显,各地酒店价格也出现明显降幅。其次,体验更好。所谓错峰游,正是避开了春节出行的人流高峰,旅行的舒适度、体验感大大提升,更高的性价比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
事实上,在春节假期后,境内境外航班均出现降价的情况。据各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月17日至2月24日(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平均支付价格环比上周下降三成,之后或还将继续下降。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第一周,国内机票平均价格环比下降15%,国际机票均价环比下降约10%。
不只是机票价格,酒店、跟团游、租车价格也纷纷下降。从目前至3月中旬,在携程平台上,多地酒店价格出现明显降幅,在哈尔滨、南京、洛阳、苏州、开封等春节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其酒店均价较春节假期降幅达四五成,三亚、西安、杭州、泉州等城市酒店均价降幅接近四成;多个目的地跟团游价格下降三至五成,甚至三亚、北京、云南等热门目的地跟团游价格出现“腰斩”;作为错峰滑雪的目的地,乌鲁木齐租车价格也大幅下降,25元起即可租到SUV车型。据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底至3月初为春节后的错峰游时段,国内各大景区、目的地体验更好,适合看重性价比的银发一族及寒假尚未结束的学生群体出游。
旅游产品如机票、酒店、门票等都是不可储存的产品,所以在销售旺季和淡季中有价格变动是正常的。消费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利用价格变动,提高自己旅行的性价比。一直以来,受时间、自由度等限制,“银发族”、工作时间相对弹性、带薪休假更加方便的群体仍为错峰游主要人群,这也为旅游市场如何保持热度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错峰游人群相对细分,不妨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另一方面,错峰游游客的群体特征明显,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做优做好游客服务保障,打好“文旅牌”,赢得长久口碑。与此同时,政策制定部门也应该考虑错峰放假,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让旅游者可以更有计划地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安排旅游活动。
相较于人潮涌动的文旅旺季,如何让淡季不淡、热度不减,更具挑战性。文旅消费热度的持续,是服务温度的延续,需要相关从业者久久为功、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