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环卫工人撑起权益“保障伞”
□见习记者 张健辉
“刚完成清洁工作,环卫工友回到暖炉旁取暖,等待着微波炉里加热的糕点,身旁水壶茶水烧开声噗噜噗噜,隔间热水淋浴声淅淅沥沥。”
不过环卫工友们并不是在家中,而是如家般温暖的环卫工人休息室。寒有暖炉、暑有凉扇,饥有食粮、渴有温水,这样的休息室遍布贵阳市,不论是在云岩区陕西路,还是观山湖区观山东路,亦或是南明区的中华南路,都可见到环卫工人休息室的“身影”。
在贵阳乃至贵州,更多类似“环卫工人休息室”这样为环卫工人谋福利的政策正在不断落实,构成了环卫工人权益的“保障伞”,成为党委和政府关心环卫工人、关注环卫事业的真实写照。追根溯源,这“保障伞”背后的“编伞人”,来自省政协的一件提案。
2021年1月下旬,在省两会召开期间,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魏俊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提交了《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的提案》。提案聚焦我省环卫工人群体,阐释保障环卫工人群体权益以及发展环卫事业的重要性,并结合我省环卫工人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地方环卫行业协会”“完善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机制”“加强《贵州省关于切实保障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传贯彻落实”“完善环卫职工成长成才机制”四方面建议及措施。
“ 提案办理前,贵州在保障环卫工人权益上存在两点问题:一方面,环卫行业工资平均水平较低,仅略高于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由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卫健委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落实力度不够。”魏俊认为,环卫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卫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用性和公益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市民舒适感和幸福感,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环境。该提案的提出,旨在推进环卫事业存在问题的解决,推动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的工作做到细枝末节。
随着提案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审查立案,提案主办单位省住建厅和提案会办单位省总工会、省卫健委、省人社厅、省公安厅对提案进行了分析研判,针对我省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五部门对症下药发布相关改进政策,有的放矢推进政策落地落实。截至2021年8月15日,各提案办理单位陆续完成对提案的办理并对提案人进行了回复,提案办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住建厅方面,将10月26日定为我省“环卫工人节”,开展全省环卫工人、环卫集体表彰及环卫行业文艺汇演活动;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城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79%,各县(市、区)均达到80%以上,大大减轻和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在全省大范围修建环卫工人休息用房,改善环卫职工工作条件;部分县(市、区)实施工龄工资制度及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了市场化探索,逐步推广购买服务,增加环卫工人待遇。
省总工会方面,将因收入水平较低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环卫工人纳入工会建档立卡管理,开展常态化帮扶服务;由省总工会牵头与人社、发改、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共同在全省推动建设“城区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服务环卫工人群体,为他们解决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现实问题;将环卫工人纳入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范围,并动员贵州省送温暖基金会捐赠50万元帮助环卫工人们购买“在职职工团体意外伤害险”;开展环卫工人群体专项慰问活动,在春节、环卫工人节等节日期间对环卫工人进行走访慰问;针对环卫工人,定期不定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进行环卫工人群体评先选优,开展“工人先锋号”“金牌工人”评选活动,并发放奖励。
省卫健委方面,组织开展职业健康保护等专项行动,将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作为健康贵州行动的十六个专项行动之一,切实加强尘肺病预防控制和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全省新增职业病报告病例数较2015年下降79.8%;落实职业健康专项执法工作,全省重点企业专项执法覆盖率达98%,下达执法文书5104份,立案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案件228件,责令整改1915项;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树立职业健康理念,2021年全省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435次,出动宣传人员9781人,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宣传受众达60万余人。
省人社厅方面,出台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发布《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劳务派遣合同示范文本》,指导企业依法依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环卫工人基本权益;积极落实国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文件规定,加强执法监管,保障环卫工人按时足额领取工资;加大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等渠道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环卫工人月基础工资可达2148元;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开展企业集体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建立健全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省公安厅方面,开展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行动,打击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同时加强城市工程运输车综合治理,整治工程运输车“滴洒漏”等问题;推动省、市、县公安交警部门三级联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依法依规对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宣传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出行,杜绝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
多部门联动,多措施并举,提案办理部门就提案指出的问题,深入基层调研数据,深挖民生问题根源,持续深化惠民政策,在不断推动提案办理落实的过程中,以扎实细致的举措抓各项福利政策的落实,让我省6万多名环卫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赢得了广大群众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