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提案助力石阡县困牛山红军壮举保护传承——
一座红色展陈中心这样诞生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呐喊声、枪炮声渐弱,硝烟深处,鲜红的旗帜迎风高扬……当大幕徐徐关上,台下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8月1日,在新落成的石阡县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中心,一场30分钟的革命历史题材情景剧《魂铸困牛山》,生动再现了88年前红六军团18师52团将士把围追之敌引向困牛山,因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而集体跳崖,为掩护军团主力成功突围作出巨大牺牲的悲壮历史。
这是该剧首次正式公演,亦为该中心建成后迎来首批参观团队。当天,由全国政协提案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支持,省政协主办的“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在石阡县召开,会前专门安排与会人员观展观演,深入了解困牛山红军壮举,深刻感悟先烈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及为民情怀。
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让人深深震撼而动情,亦感念困牛山红军壮士的绝对忠诚在贵州大地上始终赓续传承、坚定信念始终薪火相传、为民初心始终历久弥坚、斗争精神始终熠熠生辉。
据了解,至少始于上世纪60年代,石阡县就组织力量挖掘、研究红军在当地两进两出的活动史实。2008年,由萧克将军亲笔题写的“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建成。2014年,困牛山战斗遗址入列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又先后成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要更好赓续红色血脉、发展红色文化,困牛山缺少红军壮举展陈场馆、游客接待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一直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
省委对此高度重视。2021年3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到困牛山战斗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时,强调“要把这个故事世世代代讲下去、传下去”,并就进一步高质量做好困牛山英雄事迹和战斗遗址保护、宣传、利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省政协紧抓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披挂上阵”,很快组织提案委撰写《关于重点推动“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保护传承的提案》,并在省政协全会闭会期间审查立案,明确由相关副主席领衔督办。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纵深开展,困牛山红军壮举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学习的热点,前往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严重滞后,制约了宝贵红色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省政协提案委有关负责人说。
据此,该提案建议从史料挖掘认定、规划建设打造、宣传教育弘扬等方面发力,尤其要着力打造陈列馆等精品展陈,尽快完善接待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
得益于提案主会办单位重视、支持,各项保护传承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其中,省发改委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支持铜仁市红二、六军团革命遗址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经两个多月紧锣密鼓施工,一座布展面积320平方米,主要展陈先遣西征、困牛山壮举、红色传承等内容,包括42幅墙画、32套雕刻作品、70余张照片及40多件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军装等实物的展示场馆,以崭新姿态在这块厚重的革命老区拔地而起。上述设施全面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1000批次、逾6.5万人次。
同时,困牛山战斗核心展示园被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项目,困牛山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一期16个重点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红色驿站、红色文化培训基地、纪念碑核心区域景观提升等5个项目正加紧施工……
事实上,此乃四级政协上下联动、合力助推之成果。去年3月至5月,石阡县政协专门组队赴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收复老山作战的主战区——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考察学习,组织开展县内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形成《关于石阡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同年7月底,铜仁市政协在省政协提案委指导下,根据石阡县政协起草的相关提案材料,撰写完成《关于支持铜仁将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申报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这两份聚众智的文稿,均对加快建设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场馆提出了具体建议。
而为争取上力支持,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省政协主席刘晓凯与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戚建国,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叶小文联名提交的《关于从国家层面支持“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保护传承的提案》,亦建议“大力支持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设”。目前,该提案正在办理中。
记者注意到,就在前述专题研讨会举办前一日,石阡县困牛山村省级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在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中心揭牌。随着该中心配套逐步完善及面向公众开放,承载更多新时代功能的困牛山红色“打卡地”,将在地方乡村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彰显更大作为。